二卷。明孙楩编。生卒不详。孙楩,字汝良,江西丰城人。孙氏在丰城为望族,世有闻人。是集为孙氏家族诗文选。收录其先世诗文,自明初国子监博士孙贞,讫嘉靖中泰州(今江苏扬州)知州孙樾,凡二十四人。上卷为诗、词
十六卷。清翁心存(1791-1862)撰。翁心存字二铭,号遂庵,谥文端。江苏常熟人。道光年间进士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。心存精研经史,著有《知止堂集》。该诗集于光绪丁丑(1877年)刊行。集中五言诗、七言
四卷。明高武(详见《针灸节要》)撰。高氏为确定经络穴位,探索针灸渊源和要旨,参考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铜人》、《明堂灸法》以及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,编成此书。凡各书与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相同异者,则取其
二十七卷。清代张伯行(见《道统录》)撰。此书成于康熙末年,作者在福建设正谊学堂,倡导理学,并建书院,此书便是作者为书院诸生订立的学规,以程朱理学为宗。全书首载有清太祖训饬士子文,其次辑录了宋、元、明程
十卷。清陈炳(约168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炳,字虎文,长洲(江苏苏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因居阳山裘巷里,又自号阳山。少时即以“松顶红裙拖绿上,山间白鸟破青飞”之句知名于时,这两句并非诗家上乘,但却广为
不分卷。清刘景伯(1795-?)撰。景伯字石溪,内江(今四川内江)人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大挑,官新都学使。潜心经学,尤深于《春秋》,著有《枕经堂文集》四卷,《春秋提纲》是集中的一种。该书分为二十
五卷。明刘元卿撰。刘元卿详见《大象观》条。此书第一卷为《大学》正文,所据为丰坊伪石经本;第二卷为《略疏》,阐发诚意之旨;第三卷为《发明》,采撷明朝诸儒之说;第四、五卷为《广义》,根据真德秀《大学衍义》
三卷。清徐有壬(1800-1860)撰。徐有壬字君青,又字钧卿,浙江乌程(今湖州)人。道光九年(1829)进士,官至江苏巡抚,1860年6月太平军克苏州,徐有壬被杀。著《务民义斋算学》七种,其中数学著
四卷。清戴煦(详见《对数简法》)撰。在戴煦之前割圆八线的研究,杜德美仅求弦矢,徐有壬有切线弧背互求二术,而于割线尚未齐全。戴将此意告项名达,并着手推演,对正余切、正余割四个函数展开式进行研究。项死后,
一卷。元张观光(1246-?)撰。观光字直夫,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著有《屏岩小稿》。是编为张观光诗集。其诗多抒写抑郁不平的感受。然今观其集,“其诗皆格意清浅,颇窘于边幅。然吐属婉秀、无钩章棘句之态。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