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性理大全书

性理大全书

七十卷。又名《性理大全》。明胡广(1370-1418)等奉敕编辑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庵,吉水(今属江西)人。建文进士,授修撰,赐名靖。因迎朱棣兵入南京,复名广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兼左春坊大学士,甚得明成祖的宠信。永乐九年(1411),参加重修《太祖实录》。永乐十二年(1414),奉敕与杨荣、金幼孜等编《五经四书性理大全》。另著有《胡文穆集》。此书完成于永乐十三年(1415),颁于两京,六部、国子监及府县学。此书为宋代理学著作和理学家言论的汇编。书前有明成祖朱棣撰的《序》,续列宋代理学家自周敦颐至黄溍共一百一十八人。前二十五卷收录宋儒重要著作九种。卷一为周敦颐的《太极图说》,卷二、卷三为周敦颐的《通书》,卷四为张载的《西铭》,卷五、卷六为张载的《正蒙》,卷七至卷十三为邵雍的《皇极经世书》,卷十四至卷十七为朱熹的《易学启蒙》,卷十八至卷二十一为朱熹的《家礼》,卷二十二、卷二十三为蔡元定的《律吕新书》,卷二十四、卷二十五为蔡忱的《洪范皇极内篇》。自第二十六卷以后,分为十三个专题汇集诸家之言,专题下又分一百三十多个小类。卷二十六、卷二十七为《理气》,分“总论”、“太极”、“天地”、“天度”(“日月”、“星辰”、“雷电”、“风雨雪雹霜露”)、“阴阳”、“五行”、“时令”、“地理”等八类。卷二十八为《鬼神》,分“总论”、“论在人鬼神兼精神魂魄”、“论祭祀祖考神祇”、“论祭祀神祇”、“论生死”等五类。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七为《性理》,分“性命”、“性”、“人物之性”、“气质之性”、“心”、“心性情”、“道”、“理”、“德”、“仁”、“仁义”、“仁义礼智”、“仁义理智信”、“诚”、“忠信”、“忠恕”、“恭敬”等十七类。卷三十八为《道统》、《圣贤》,分“总论”、“孔子”、“颜子”、“曾子”、“子思”、“孟子”、“孔孟门人”等七类。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二为《诸儒》,分“周子”、“二程子”、“邵子”、“程子门人”、“罗从彦”、“李侗”、“胡安国”、“朱子”、“张栻”、“吕祖谦”、“陆九渊”、“朱子门人”、“真德秀”、“魏华父”、“许衡”、“吴澄”等十七类。卷四十三至卷五十六为《学》,分为“小学”、“总论为学之方”、“存养”、“省察”、“知行”、“致知”、“力行”、“教人”、“人伦”、“读书法”、“史学”、“字学”、“科举之学”、“论诗”、“论文”等十五类。卷五十七、卷五十八为《诸子》,分为“老子”、“列子”、“庄子”、“墨子”、“管子”、“孙子”、“孔丛子”、“申韩”、“荀子”、“董子”、“杨子”、“文中子”、“韩子”、“欧阳子”、“苏子”等十五类。卷五十九至卷六十四为《历代》,分为“唐虞三代”、“春秋战国”、“秦”、“西汉”、“东汉”、“三国”、“晋”、“唐”、“五代”、“宋”等十类。卷六十五为《君道》,分为“君德”、“圣学”、“储嗣”、“君臣”、“臣道”等五类。卷六十六至卷六十九为《治道》,分为“总论”、“礼乐”、“宗庙”、“宗法”、“谥法”、“封建”、“学校”、“用人”、“人才”、“求贤”、“论官”、“谏诤”、“法令”、“赏罚”、“王伯”、“田赋”、“节俭”、“账恤”、“祯异”、“论兵”、“论刑”、“夷狄”等二十三类。卷七十为《诗》、《文》,分为“古诗”、“律诗”、“绝句”、“赞”、“箴”、“铭”、“赋”等七类。前二十五卷照录原书。后四十五卷按门类逐条采录,只注姓氏,不注书名。此书将宋儒理学名著和重要论述辑于一书,堪称“大全”,所设门类较详。唯成书太速,不免庞杂冗蔓。清康熙时命儒臣李光地等人,删支存要,整理成《性理精义》二十卷,为此书的节本。应撝谦的改编本,名为《性理大中》,共二十八卷,对此书更其篇籍,删其繁文,补其阙略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自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至蔡沈《洪范皇极内篇》共二十六卷,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实至二十五卷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有误,而后各家多沿其误。有明殿刊本,明景泰六年(1455)书林魏氏仁实堂刊本,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)吴勉学刊本,清康熙十二年(1673)内府重修明版印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代山泽征税计

    一卷。清彭宁求撰。宁求字文洽,号瞻庭,长洲(今广东番禺东)人,康熙壬戌进士,由编修历侍讲,官至左春坊左中允。本书为其代表作,罗列了历代山泽征税的各类政策,但凡列入史志者皆不录,且有不少疏漏。如加收海税

  • 汪氏学行记

    六卷。清汪喜荀撰。喜荀字孟慈,原名喜孙,嘉庆十二年(1807年)举人。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。喜荀高祖为镐京,曾祖良津,河南县志有传。祖父一元,曾旌表为孝子。父汪中,清史有传。喜荀称述先世懿德,编集名公先

  • 读易质疑

    二十卷。清汪璲撰。汪璲字文仪,号默庵,休宁人。此书置象数于不顾而专言理。他在凡例中说,“今说易之家,谓易以道阴阳,务以圆妙幽渺,笼罩影响,如捕风,如捉影,无当实用。故愚以为学易当就平实切近处用功”等等

  • 松陵陆氏丛著

    十四种,二十五卷。民国陆明桓辑。陆明桓字简敬,江苏青浦人。陆明桓之先人多有知名人士,而经清末战火,其著作丧失甚多;于是,陆明桓搜集清道光、咸丰以来,其先世伯叔群从著述,编成该族姓类丛书。收书有清陆日曛

  • 词余讲义

    一卷。吴梅(1884-1939)撰。吴梅,字瞿安,一字灵,晚号霜崖。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早年屡试不中,转而致力于诗、古文、词及古乐曲。先后在东吴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光华大学、中央大学

  • 己未词科录

    十三卷。清秦瀛(1743-1821)撰。瀛字凌沧,一字小岘,晚号遂庵,江苏无锡人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举人,官至刑部右侍郎。该书纪康熙己未鸿博特科所征士诸人传略,为秦瀛据索集著《鹤征录》一书加以

  • 尉帖

    八卷。清郑还雅(生卒年不详)等辑。郑还雅,生平不详。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(1679),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(今属河南省)训导时,偕邑人靳标嵩等,取古帖及邑人书,汇刻为八卷。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;古帖收

  • 文汇堂琴谱

    六卷。明胡文焕撰。胡文焕字德甫,号全庵,一号抱琴居士。钱塘(今浙江省钱塘县)人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刻于万历二十四年(1596)。书中共分十八条,前边多论琴,后十一条多论鼓琴之事。书首有自序,言其亲

  • 平田诗话

    二卷。明管楫撰。管楫,字汝济,号平田,又号竹木山人,陕西咸宁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官至右副都御史。管楫巡抚山东,以治闻。因与严嵩相忤,辞疾家居二十年。管楫与薛惠、何景明、高叔嗣诸人相倡和,故其

  • 说文形声疏证

    二十八卷。清朱士端撰。参见《说文校定本》。是编乃是《说文校定本》的原稿。在成书过程中,朱氏寓居王引之家中,曾得王念孙指点,且与陈宗彝、汪喜孙、陈辂、俞正燮、臧相、陈潮往复辨难,随之取二徐本加以订正,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