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拾遗记

拾遗记

十卷。晋王嘉(?-约390)撰。王嘉字子年,陇西安阳(今甘肃渭源)人。东晋时著名的方士。《晋书》本传说他常年隐居于东阳谷,不食五谷,不穿华服,清虚服气,弟子受业者数百人,都住在山洞里。后来迁居终南山,又迁倒兽山。前秦主苻坚屡次征召,不肯出来。王嘉能预测未来之事,常常应验。后秦姚苌入长安,因预卜未来不如姚苌意被杀。此书据梁萧绮《拾遗记》序称,原为十九卷,二百二十篇,苻秦末世,因战乱散佚,萧绮掇拾残文,删繁存实,合为十卷,并为之作“录”。故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以为此书是萧绮托名王嘉所作,经后人研究考证,这是没有根据的。又宋晁载之引唐张柬之说,以为是虞义所造(《续谈助》)亦无确证。《拾遗记》是一部兼有志怪和杂事性质的古小说集,共十卷。前九卷记上古庖牺氏至东晋各代历史逸闻。卷一记庖牺、神农、黄帝、少昊、高阳、高辛、尧、舜八代事;卷二至卷四记夏至秦事;卷五、卷六记汉事;卷七、卷八记三国事;卷九记晋事及石赵事。所记人物事件诸般事物,全系神话和传说。卷十独记名山,凡昆仑、蓬莱、方丈、瀛洲、员峤、贷舆、昆吾、洞庭八山。渲染奇异景物,间记神仙人物。所叙事件虽“十不一真”,多为宣扬神仙方术、荒诞不经的内容,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,对帝王和上层贵族荒淫、奢靡的生活,有形象的揭露和描述。有些篇章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感情。有的则反映了我们祖先与大自然的斗争精神,如“贯月槎”、“沦波舟”等传说,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,《拾遗记》记载历史传闻,虽仍然具有“丛残小语”的特点,但能借一点历史传说为引线,铺陈成首尾完整,情节曲折,浓烈浪漫的故事,颇有小说意味。文字绮丽,辞藻丰茂,幻想奇特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。书中所记故事,如卷六刘向校书,贾逵诵经,卷八吕蒙学《易》,白猿幻化为人,卷十采药人误入仙洞等,后人多引为故实。《拾遗记》在魏晋小说上占有重要地位,并直接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。《拾遗记》的版本较多,主要有明世德堂翻宋本、《古今逸史》本、《稗海》本、《汉魏丛书》本、《广汉魏丛书》本、《秘书二十一种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古今小史》本等。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齐治平以明世德堂翻宋本为底本,校以毛扆校本等的校注本,最为完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

    三卷。李琪(生卒不详)撰。李琪字孟(梦)开,亦字开伯,号竹湖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平不详,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,曾任国子司业。此书以诸国为纲,而以其国之事见于《春秋》者类编为目,前有序,后有论断。第

  • 读书考定

    三十卷。明陈良儒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良儒,字稚修,湖北人。崇祯中由荫生官光禄寺典簿。著有《茹古略集》、《读书考定》等书。此书共三十卷,分天象、时令、地舆、人物、仕籍、行谊、肖貌、人事、书籍、法教、方使

  • 悟香集

    三十卷。明陆宝撰。生卒年未详。陆宝,字敬身,一字青霞。时人又称其为中条先生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以太学高等授舍人。后以母老乞养归。吟咏无虚日,作诗逾万首。卒后全谢山为撰墓表。见《鲒埼集》卷十四。此编

  • 易经述

    无卷数。清陈诜撰。陈诜字叔大,号实斋,海宁人,康熙十一年(1672)举人,由中书科中书官至礼部尚书。谥号清恪。其书以六十四卦每两卦为一篇,前列经文而以总论尾随其后。前无序文,也没有凡例。观其两卦合并之

  • 海州直隶州志

    三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唐仲冕修,汪梅鼎等纂。唐仲冕,字六枳,一字陶山,湖南善化人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进士,嘉庆七年任海州知州,十一年移知通州,官至陕西布政使,三权巡抚事。汪梅鼎,嘉庆九年进士,候选

  • 文学研究法

    四卷。姚永朴(1862-1939)撰。姚永朴字仲实,安徽桐城人。曾主讲国立法政学校,应文科大学之聘,编订讲义。著有《国文学》四卷,翔赡而简易,典显而精凿。本书分二十五篇:起原、根本、范围、纲领、门类、

  • 江皋小筑集

    三卷。明李元弼撰。李元弼,字靖吾,广东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中卜筑江皋,题为十景。集友朋唱和成编,而以所作诗稿为附表。有两淮马裕家藏本。

  • 左氏博议拾遗

    二卷。清朱元英(1660-1713)撰。元英字师晦,金陵(今江苏南京)人,康熙四十八年己丑(1709)进士。著作除《左传博议拾遗》外,尚有《助语小品》、《夏云存稿》、《虹城子集》、《诗学金丹》等。《左

  • 传书堂藏书志

    不分卷。清王国维撰。王氏精通目录学,曾受聘于浙江乌程藏书大家蒋孟薠(1877-1954)编撰此目。始于1919年,成于1923年,凡历五载,皆取自蒋氏家藏,悉尊《四库》体例。每书首载序跋、作者、年月及

  • 雕青馆诗草

    一卷。清汪日杼撰。汪日杼,生卒年不详,字七襄,号绚霞,浙江乌程人,汪延泽之女,画家汪日桢之妹,桐乡严锡康之妻。清代诗人,画家。工诗善画。多才多艺。此书刊于咸丰十一年(18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