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新建县志

新建县志

①三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杨周宪修,赵日逸等纂。杨周宪,字觉山,河北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康熙三年(1664)进士,康熙十九年(1680)任新建知县,同年即创刻此志并刊印。全书三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,卷一至卷二曰图,分疆域里野诸图;卷三至卷五曰表,分沿革,官师、选举诸表;卷六至卷十三曰考,分建置、典制、食货、山川、风俗、古迹诸考;卷十四至卷二十一曰志,分赋役、水利、兵防、艺文、轶事诸志;卷二十二至卷三十曰传,分名宦、流寓、人物、仙释诸传;卷首序,卷末附书、启、正误、随笔。此志因具开创性,故纲目略显零乱,而其所列各表,均先列小序,间附以论,颇简明扼要,赋役所列各表,开志书之所无,尤为可贵。风俗考中考证了当地有溺女的不良风俗,并记载了禁溺女歌一首,由此可见此志的修纂者极知注意于社会状况,识尤卓绝。② 九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崔登鳌、彭宗岱修,涂兴玉等纂。崔登鳌,山东寿张(今属山东省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)人,道光元年(1821)举人,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任新建知县。涂兴玉,字含白,江西新建人,弱冠入庠,然乡试屡屡不遂,著述多达十余种,除主纂《新建县志》外,还自撰《西山志》及《江城名迹补》等书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檄修省志,县令崔登鳌设局续修县志,未几去任,由继任县令彭宗岱踵而修成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刻印。共九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,分为:天文志、舆地志、邑肇志、营建志、爵秩志、选举志、人纪志、氏族志、武事志、胜迹志、二氏志、艺文志、类事志。此志大纲尚简洁,惟所系子目,难免出现不伦不类,如田赋、食货皆有关于国计民生,理应另列一志详载,今皆系于舆地志,且有赋无役,户口亦告缺载,殊失轻重之旨。此志卷数虽繁,记载却甚简略,但修纂者能广收博集,正讹辨谬,尚不失为一部好志。③ 九十九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承霈等修,杜友索等纂。承霈,字雨农,汉军正黄旗(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)人,秀才出身,同治九年(1870)任新建知县。承霈莅任,即奉檄设局修县志,历数月而书成,同治十年(1871)刻印。此志纲目一如道光崔志,惟艺文志中增书目一目。其内容,续增者计有天文志数条,舆地志增田赋、水利、征收、堤堰等条目,营建志增驿递、仓储等条目,选举志皆依年列入,所增内容独多。此志最有功于文献史料者,为武事志,将咸丰以后,所遭战乱,总述其事。此志仅仅是依循旧志体例,内容上翻版旧志后稍作增加,完全是敷衍上令之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宫备览

    六卷。南宋陈模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模字中行,泉州永春(今属福建)人。庆元二年(1196)中进士。嘉泰二年(1202),任秘书省正字。嘉泰三年(1203),兼国史院编修。开禧三年(1207),又兼实录院

  •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

    熹平石经《周易》残字,汉时原刻,近世从洛阳出土,是所有出土熹平石经中规模最大,存字最多的一块。出土时石即中断为二。上石最初归文氏,后来归合肥李氏。下石归陕西于氏。此书是未归文氏、于氏之前的拓本。字刻在

  • 追昔游集

    三卷。唐李绅(约772-846)撰。李绅字公垂,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少年好学,有诗名。曾以《古风》诗求知于吕温,吕温大加称赞。元和元年(806)举进士。补国子助教。元和三年(808)授校书郎。长庆

  • 孙膑兵法

    上编十五篇,下编十五篇。孙膑撰。孙膑生卒年不详,战国中期人,约与商鞅、孟子同时期。齐国阿(今山东阳谷东北)、鄄(今山东鄄城北)一带人,孙武后裔。其真名不可考,因受过膑刑,故史称孙膑。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

  • 河溯访古记

    十六卷。元乃贤撰。顺帝至正五年(1345),他自浙江绍兴出游,历齐、鲁、陈、蔡、晋、魏、燕、赵各地,考察古迹,撰成此书。内容不仅限于考古,还有当时典章制度的记载,“于今京都国家之典礼、官署城池,庙廷祭

  • 字鉴

    五卷。元李文仲(生卒年不详)撰。文仲长州(今江苏吴县)人,自谓“吴郡学生”,其字号、生平无考。这是正字的书,文仲续其从父世英《类韵》之作。世英以为六书之中惟假借难以解说,便撰辑《类韵》二十卷,以字为本

  • 律吕古义

    ① 三卷。明吕怀(见“箫韶考逸”)撰。是书前有总序,后列七图,分律本、律变、候气、纳音等门,并且载有杂说内外篇及答问数条。其所论多有牵强附会之处。是书于《四库全书》存目。② 六卷。清钱塘撰。塘字学渊,

  • 金匮玉函经

    八卷。汉张机(详见《伤寒论》)撰,晋王叔和(详见《脉经》)编。张机曾撰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,久已散佚。王叔和将张机原著一部分整理编次为《伤寒论》。此书与《伤寒论》内容大同小异,虽文词或有不同,但意义皆通

  • 五经圭约

    明蒋鸣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鸣玉字楚珍,号中完,金坛(今江苏金坛)人。崇祯十年进士,官台州府推官。他于四书五经皆有讲义,解四书者名《舌存》,解五经者名《圭约》,取如土圭测日影,至约而赅之意。初每经皆分总

  •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

    法国人沙畹(1865-1918)、伯希和(1878-1945)合撰。沙畹治学严谨,著述颇多,其中尤以《西突厥史料》最为有名。伯希和系沙畹的学生,多次来华,曾著有《敦煌千佛洞》一书。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