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日讲四书讲义

日讲四书讲义

二十六卷。清圣祖爱新觉罗·玄烨(即康熙帝)撰。玄烨(1654-1722)乃世祖(顺治帝福临)第三子,1661-1722年在位。八岁即位,年号康熙。在位期间,平三藩之乱、攻灭台湾郑氏政权、签订《中俄尼布楚条约》、诏令编纂《全唐诗》、《佩文韵府》、《康熙字典》,文治武功,颇有建树。其执政时期与乾隆时期合称“康乾盛世”。朱子定著《四书》后,自元至明清,科场以之明经取士,故世多经生章句之学。康熙以帝王之尊定此书,立意与诸儒不同。该书以为,《四书》所讲无非内圣外王之道,“故《论语》始于言学,终于尧舜禹汤之政、尊美屏恶之训;《大学》始于格物致知,终于治国平天下;《中庸》始于中和位育,终于笃恭而天下平;《孟子》始于义利之辨,终于尧舜以来之道统”(《四库提要》),是千古帝王治国之枢要。因此“所推演者,皆作圣之基,为治之本”,旨不在训诂明经,而在从《四书》中吸取为政治国的道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考

    五卷。清戴震(详见《毛郑诗考正》)撰。戴震长于思考,善疑好问,对群经及注疏,都曾普遍地认真探讨,学问精博,立论精辟,影响深远。但本书为考证之书,大多钞撮旧说,按而不断,只有《尔雅》指摘各条,出语精卓,

  • 皮子文薮

    十卷。唐皮日休(834-883)撰。皮日休字逸少,又一字袭美,号鹿门子,醉吟先生,襄阳(今属湖北省)人。咸通进士,官至太常博士,翰林学士,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诗人。与吴中名士陆龟蒙结为诗

  • 虞初续志

    十二卷。清郑澍若编辑。郑澍若字醒愚,生卒年与事迹不详,清嘉庆年间在世。《虞初续志》为文言小说集,博采收录清代各家文集中的人物传记和各种文言小说,编为一书。书题所本为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载之《虞初周说》,

  • 熊士选集

    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熊卓(1643-1509)撰。熊卓,字士选,号东溪,江西丰城人。弘治九年(1496)进士。官平湖知县,擢监察御史。事迹具详于过庭训《分省人物考》、王兆云《词林人物考》。著有《熊御

  • 高唐州乡土志

    不分卷。清周家齐编。周家齐详见光绪《高唐州志》。周家齐掌高唐州后,奉学部令,命撰乡土志,以供州历史、地理教材之参考。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,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,纂成乡土志。《高唐州乡土志》光绪

  • 夏小正分笺

    四卷。清黄模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模字相圃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是书前后无序跋。其征引成说凡四十余家,多不见于它书,或所引之书今日不传,或其仅据原稿,或与人同时切磋,皆未可知。如“初岁祭耒”下引洪震煊

  • 东壁遗稿

    二卷。明蒋寿(约1476前后在世)撰。蒋寿,字仰仁,长洲(今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徐有贞之外孙。九岁能究经史百家言。十一岁补郡学生。年仪十七岁卒。蒋寿才气溢发,为文有苏轼风。著有《东壁遗稿》二卷,祝明

  • 企鹤山房文集

    二卷。梅英杰(生卒年未详)撰。梅英杰,湖南宁乡人,字殿芗,清光绪间诸生,卒于民国初年。是书卷首有廖基棫序。序称:“殿芗好学深思,能划弃世俗切之学,专心于古人之文,而于桐城服膺尤笃。为文兢兢以义法自绳,

  • 四史鸿载

    四十卷。明穆文熙编撰。文熙生平事迹详见《七雄策纂》条。《四史鸿载》选录《左传》十二卷、《国语》八卷、《战国策》八卷、《史记》十二卷,皆注字义。有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朱朝聘刻本,现为美国国会图书馆

  • 蜀碑记

    十卷。宋王象之撰。王象之,详见《舆地碑目记》条。清李调元编此书十卷,有退补斋金华丛书本附辨伪考异一卷。王象之的《舆地碑目记》中,所录蜀碑最详最多。李调元从王书中专门将蜀碑摘出,改标清代府县地名,将各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