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参

易参

五卷。明钱彭曾撰。彭曾号觉龛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此书用注疏本,没有载经文,只标明每节题目。首为图说,方圆黑白均是易外枝节,但从宋代以来,犹有所受。又旁及历法、推步、奇门、九宫、干支、纳音,虽不得汉儒本法,但其说仍有所传。又广而推及五岳地形,禹贡水道、堪舆、律吕、井田、兵法、道家、佛象、选择六壬,特别泛滥杂乱,无所纪极。然而五脏六腑也与阴阳相配,能说《易》是为医而作?方卦圆棋也与奇偶相合,能说《易》为棋而作?至于他作的诠释则更与图毫无牵涉,仍然是摘章琢句,循文推衍,偶尔出点新意,但又往往错乱悖理。例如,说乾是四月之卦,犹未分龙,雨未分时,故称“潜龙”。坤卦“履霜坚冰”是对忠臣孝子而言,初发一念是“履霜”,历久不变是“坚冰”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蝶斋词

    一卷。清沈岸登(?一1702)撰。沈岸登字南渟,号惰耕村叟,浙江平湖(一作嘉兴)人。生年不详。其与朱彝尊、李良年、李符、龚翔麟、沈皡日并称“浙西六家”。本书为其词集,共六十七首。岸登诗词与书画,有三绝

  • 沙河县志

    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杜灏纂修。杜灏,字拙初,江苏无锡人,乾隆举人,乾隆十九年(1754)任沙河县令后,看到沙河旧志有很多疏漏谬误处,遂设局重新纂辑。杜灏为纂志书,亲自采访,并参考《十七史》、《通鉴

  • 孝经征文

    一卷。清丁晏(详见《孝经述注》)撰。是书博采孝经本文散见于古籍者,言孝经者,有《吕氏春秋》、陆贾《新语》、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、司马迁《史记》、刘向《说苑》、桓宽《盐铁论》、班固《汉书》、王符《潜夫论》

  • 吉石盦丛书

    四集,二十七种,四十一卷。清末民国罗振玉(详见《云窗丛刻》编。此书是罗振玉侨居日本时编成的。丛书所收多为日本藏书家的藏书,以及巴黎、伦敦博物院收藏的敦煌卷子本著作。其中敦煌卷子本有敦煌唐写本唐陆德明《

  • 掌录

    ① 二卷。清陈祖范(详见《经咫》)撰。是书乃祖范札记考证事物立名的取义,解释古书中词语的意义,辑录前人诸书的文段,以备查寻阅读。全书多摘取收录众人的论述观点,不加评论,罗列堆积。后因其门生弟子互相转抄

  • 山海漫谈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明任环(约1517-约1561)撰,任环,字应乾,号复庵,长治(今属山西省)人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进士。历苏州府同知,按察使佥事。官至山东右参政。著有《山海漫谈》。任环的诗

  • 江泠阁集

    二十六卷。清冷士嵋(1627-1711)撰。冷士嵋,字又湄,号秋江,京口(今江苏丹徒)人。明朝诸生,入清不仕,以布衣终老。冷士嵋年未弱冠即逢明清朝代变换,河山异色,遂绝意仕进,摒弃举业,专意为古文、诗

  • 四明心法

    见《医家心法》。

  • 隋书札记

    一卷。清李慈铭撰。李慈铭,有《魏书札记》,已著录。是书篇幅不长,所校多在高祖、炀帝两人本纪和礼仪、天文、地理三志,余则寥寥无几,又有空泛不确之处。但炀帝本纪中多条考证均颇为详确,可为参用。《越缦堂读史

  •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

    二十七卷。清徐文范撰。徐文范,江苏嘉定人。是书以年为经,以国为纬,考订东晋至隋时的舆地有关情况。其经年叙述十一卷,卷一至卷四,起晋元帝太兴四年(321)至晋恭帝元熙二年(420)、魏明元帝泰常五年(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