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学象数论

易学象数论

六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撰。宗羲字太冲,号黎洲,浙江余姚人。明御史黄尊素之子。康熙初年,荐修《明史》,以年老多病辞。此书自序云:《易》广大无所不备,从九流百家借鉴精义以推行其说,而《易》之本义反而晦暗不明,世儒过于把象数视为绝学,故反为其所蒙蔽。今对其一一疏通,知其于《易》之根本毫无牵涉,而后反求程传,亦能廓清之一端。又说王辅嗣注简明得当,而且没有浮泛之义,对朱子添入康节先天之学成为一大障碍不满。《周易》传至京房、焦延寿而流为方术,到陈抟又误入歧途流入道家,学者丧失了《周易》的初旨,越推衍越增加交错混杂之说。黄宗羲不满其末派之支离,首先纠正其本原之依托。前三卷论河图洛书先天、方位、纳甲纳音、月建、卦气、卦变、互卦、筮法、占法,又附加所著的原象,为内篇,均为象。后三卷论太玄、乾凿度、元包、潜虚、洞极、洪范数、皇极数、以及大壬、太乙、遁甲,为外篇,均为数。大旨谈圣人用象示人,有八卦之象,六爻之象,象形之象,爻位之象,反对之象,方位之象,互体之象,十象具备而诸象穷尽。后儒所造伪象,乃是纳甲、动爻、卦变、先天,四者错杂而使七者晦暗。因此此书崇七象而排斥四象,并且七者之中又必须求其合于古,以辨析象学之讹。又如遁甲、太乙、六壬三书,世人谓之三式。均主九宫,以参详人事。此书以郑康成的太乙行九宫法证太乙,以《吴越春秋》的占法、《国语》泠州鸠之对证六壬,而说后世均失其传,以考订数学的失误。其持论皆有所依据。因黄宗羲究以象数,所以能够一一洞晓其始末,因而尽得其瑕疵。不是那些据理空谈,不中窥要者所能比。惟本宋代薛季宣之说,以河图为后世图经、洛书为后世地志,因而把河图命为当今的黄册,则未免偏执太过。然而其宏纲巨目,辨论精当详细,与胡谓《易图明辨》,均可说是有功于易道者。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路氏有抄本、有汪瑞龄刊本,西麓堂刊本、广雅局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鼓山志

    十四卷。清黄任撰。黄任,字莘田,福建永福人。康熙四十一年(1702)举人。官广东四会县知县。鼓山在福州府城东三十里。清僧善缘著灵源集。黄用中改为鼓山志。后谢在杭、徐兴公、僧元贤相继纂辑。黄任认为,旧志

  • 心斋约言

    一卷。明王艮(1483-1541)撰。王艮字汝止,号心斋,泰州安丰场(今江苏东台)人。他生于从事盐业生产的灶户家庭,七岁受书乡塾。后因家境贫寒,随父经商。但他自学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,逢人质义

  • 读经校语

    二卷。清孙经世(详见《惕斋经说》)撰。本书卷一为《周礼》,共九十八条,卷二为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,共一百六十一条。大体上是对或字、借字、俗字、讹字、古今字、引伸字、小篆新造字乃至衍字、漏字,一一加以分别

  • 榴园管测

    五卷。清王元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元复字能愚,号醒斋,湖南邵阳人。康熙岁贡,提倡理学。《榴园管测》是王元复编辑《永乐性理大全》中所列周子《太极图说》、邵子《皇极经世书》、朱子《易学启蒙》、蔡元《定律吕

  • 诒清堂稿

    一卷。清谭祖同(生卒年不详)撰,谭祖同字统方,江西南丰人。约道光时人。此书为诗别集,无序跋,诗中有作者于道光十年,二十九年所作诗篇,其中包括《抒怀》、《寄答严舍人》、《秋占》、《醴陵道中》等近五十首五

  • 定穴立向开门放水坟宅便览要诀

    四卷。清梅自实(生卒年不详)撰。梅自实,字有源,宣城(今属安徽省)人。此书专以二十四山朝向,用正五行辨每年旺气节候,又以年遁方支论纳音生克,于每山下各附《天符经》、《金精鳌极》、《天河运转》等书所定吉

  • 礼含文嘉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辑。题名为《礼含文嘉》的书历史上有两种:其一是《文献通考》所论及的一部术数书,著者不明。另一部则属《礼纬书》,其文已多遗逸,黄奭则从群书中辑录成编,内容是谈国君文治之事,可分五项:第一、

  • 英烈传

    见《皇明开运英武传》。

  • 长白山记

    一卷。清刘建封撰。长白山,高约三十里,范围约二百四十里,土少沙多,海浮石居其半,树木不生,四季积雪,四时望之长白,故名长白山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刘建封与郡守李延玉等,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托,勘

  • 六书转注录

    十卷。清洪亮吉(1746-1809)撰。亮吉初名礼,又名连,字君直,又字稚存,号北江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乾隆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通经史,精小学,著作甚丰,举其要者有《春秋左传诂》、《公羊·穀梁古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