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酌

易酌

① 十四卷。清刁包(1602-1669)撰。包字蒙吉,祁州(含河北安国)人。明天启三年(1623)举人。此书用注疏本,以程传本义为主。虽也偶尔论及象数,然均陈抟李之才之学,而非汉代以来相传之法。原序称陆陇其灵寿为官时,欲为刊版,未能实现。雍正初年,其孙显祖又用己意添加附会。卷首凡例杂卦诸图以及卷中小字称谨案之处,均为显祖所写。原序文又称此书是经学之津梁,亦是举业之标准。据考,刁包于清初,与诸儒往来讲学,其著书一本于义理,只以明道为主,绝不是程试之计。此书推阐义理,大抵也明白正大,能够辅佐朱程之作,在宋学之中确实深有所得,用其作为科举之书,有失刁包本意。有雍正中刁承祖刊本,道光重刊本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② 十五卷。清何诏霈撰。诏霈字春渠,东垣(今河北石家庄市)人,一作河北正定人,嘉庆进士。此书分为酌注、酌图两部分,酌注又分为经、传,各六卷。经部自卷一至卷三为释上经,卷四至卷六释下经;传部卷一为释彖传,卷二释象传,卷三释文言,卷四释系辞,卷五释说卦,卷六释序卦及杂卦。酌图三卷,即上中下卷。其注释有正义(发明经义)、释义(考究字义)、精义(发明卦象)、别义(存异说)、总义(总论一卦或数卦之义)。酌图卷上载河洛图象、河图画卦、文王演图证易及蓍卦方园等;卷中载卦纳干支考、音律应卦考、爻辞等物考、风雨应卦考、京氏易传考等;卷下载洪范五行考、太上天易考、太上人易考、太上地易考,元会运世考等。其自谓正义多取自程传,精义多取自胡氏函书。又谓此书系历三十年而集成。观其内容颇有妄诞不经处。今存手稿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

    一卷。补遗一卷。罗振玉(1866-1940)撰。罗振玉,字叔蕴,一字叔言,号雪堂。生于江苏淮安,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,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,遂恒以“上虞罗振玉”自居。曾搜集和整理甲骨、铜器、简牍、明器、佚

  • 汉熹平石经遗字

    一卷。清万中立辑。中立字梅崖。家藏金石拓本极多。此书就是以其家藏之宋拓汉熹平石经残字二种,附以翁方纲模刻之本影印而成的。中立於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得黄易小蓬莱阁所藏汉熹平石经遗字拓本,后一年又得孙

  • 惢泉手学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惟卷首自序有二私印,一曰闻性道字大直;一曰明山鉴西薛萝香弄隐人。知为闻性道所作。序称吾乡丰氏,则为鄞人(今浙江省鄞县)。序中所称壬辰,盖万历二十年(1592)。又称岁在丁卯,则天启

  • 抡山集选

    一卷。清王士禧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士禧字礼吉,新城(山东桓台)人。自幼与其兄王士禄、弟王士祯、王士祐以诗相互唱和。兄弟之中其他三人都是进士,独士禧以岁贡终生。著有《抡山集选》。是集乃士禧死后四年,由王

  • 春秋演孔图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又名《春秋纬演孔图》,系为推演孔子之事而作。书中叙述孔子因获麟而作《春秋》,九月书成,端门受命,天降血书,中有作图制法之状,故名《演孔图》

  • 明词林人物考

    十二卷。明王兆云撰。兆云字元桢,麻城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事迹不详。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述明代文人事迹和著作的专著。所选人物上起洪武,下迄万历年间,正编四百二十三人,补遗四十四人,共四百六十七人。其人仍在者

  • 甘泉乡人稿

    二十四卷。《余稿》二卷。清钱泰吉(1791-1863)撰。《年谱》一卷,钱应溥撰。钱泰吉,字辅宜,号警石,又号深庐先生,江苏嘉兴人;钱应溥系钱泰吉之子。钱泰吉以廪贡为海宁州训导近三十年,与其兄仪吉(号

  • 楚辞通释

    十四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王夫之,字而能,号薑斋,衡阳(今湖南衡阳)人,明崇祯十五年(1642)举人。清军入关南下,奋起在衡山组织义军抗清。清军入湖南,他由湘西转桂林,任桂王政府行人。

  • 毛诗蒙求窾启

    十卷。清代薛韬光(详见《毛诗蒙求汇琐》)撰。是书首有自序,以为诗中精义,经宋元诸大儒讨论,如日再中,其名物训诂,自《尔雅》外,诸子各有成书。兹集俱不多及,惟就诸说相持处,略标管见。大旨于《小序》、《传

  • 尚书大传考纂

    三卷。清董丰垣撰。董丰垣字暨之,浙江乌程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完成于陈寿祺《尚书大传辑校》之前,虽然也是杂采众说,但主要还是以孙之騄、卢见曾二人的本子参校而成。卷首载有他父亲董熜的序,可能董丰垣是继承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