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左氏传注疏校勘记

春秋左氏传注疏校勘记

三十六卷。清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字伯元,号芸台,清江苏仪征人。乾隆时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历官浙江、江西、河南巡抚,湖广、两广、云贵总督等职,道光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。平生提倡学术,治汉学,曾于杭州创立诂经精舍,于广州创立学海堂。又罗致学者编书刊印,主编《经籍纂诂》,校刻《十三经注疏》,汇刻《皇清经解》等。好经籍训诂,著作有《畴人传》、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》、《性命古训》、《考工记车制图解》等,收入《研经室集》。阮元在组织学者校刻《十三经注疏》时,对各经注疏广罗异本,进行校勘,《春秋左氏传注疏校勘记》即其中的一种。他将有异文之处摘录出来,下面附以各本的不同文字,有时指出其正误。《校勘记》前有阮元序,序后罗列引用书目,有唐石经春秋》及宋刻残本、南宋相台岳氏本、宋刻小字本、宋纂图本、日本足利本《春秋经传集解》,宋本《春秋左传正义》,递修本附音释《春秋左传注疏》,明阁本、明监本及重修监本、明常熟毛氏汲古阁刊本《春秋左传注疏》。该校勘记对于研究《左传》注疏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阮元将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》合为二百四十八卷,收入所刻《皇清经解》中,《春秋左氏传注疏校勘记》(又名《春秋左传校勘记》,附《释文校勘记》六卷)也包括在内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苏州官书坊又将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》汇刻成《宋本十三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》。阮元汇刻《十三经注疏》,将《校勘记》附在各卷之后。民国时世界书局又据阮本缩印,保存原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中华书局多次据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

猜你喜欢

  • 懒园漫稿

    五卷。明王寰洽(?-1642年前后)撰。王寰洽,字仁子,安徽亳县人。生年不详。其九试不第。天启元年(1621),以恩贡赴吏部试,拟授知县,未补官而卒。此集诗二卷,文三卷。多为应酬之作。其诗以纤丽为工,

  • 寓简

    十卷。南宋沈作喆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作喆字明远,号寓山,湖州(今属浙江)人。绍兴五年(1135)进士及第。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。据书中所叙,当宋金和议初成之时,赐诸将田宅,沈作喆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

  • 避暑漫笔

    二卷。明谈修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年均不详。谈修字思永,无锡人,著有《惠山古今考》等书。《避暑漫笔》内容都是摄取先进的言行可以师法的和近代风俗中可资鉴戒的,铺叙成篇。当时世道人心皆极坏弊,谈

  • 传家迂言

    一卷。明贺应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应保字宏任,号正予,永新(今江西永新)人。著有《传家迂言》、《迂议》、《迂亿》等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共十四篇,均为贺应保之家训。书中多参引古事以示劝戒,但其中杂有许多因

  • 邹县志

    ①三卷。清朱承命纂修。朱承命字雪沽,天津人,进士出身,康熙九年(1670)任邹县知县。朱承命到任后,整理庶政之余,因检查旧志欲为重修。考邹县志,创修于明嘉靖四年知县戴光,再修于万历八年(1580)许守

  • 牧莱脞语

    十二卷。《二稿》八卷。宋陈仁子(约1279前后在世)撰。陈仁子字同俌,(一作同甫)号古迂,茶陵(今湖南株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咸淳十年(1274)漕试第一。宋亡不仕。建别墅于东山,人称为“东山陈氏”。著

  • 教家类纂

    八卷。明薛梦李(生卒年不详)编。薛梦李,字近泉,嘉兴(今浙江省嘉兴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年(1612),摭取前人家训及劝善诸书荟萃成此编,并附以议论。共八卷,分四门,首为图说,次为

  • 乌程县志

    三十六卷。清潘玉璿、冯健修,周学浚、汪曰桢纂、潘玉璿,乌程县知县。冯健,乌程县知县。周学浚,四品衔山东道监察御史。汪曰桢,绍兴府会稽县儒学教谕。乌程与归安属湖州,吴越时始分乌程置归安县。《乌程县志》光

  • 平远州续志

    八卷,首一卷,清黄绍先修,申云根等纂。黄绍先,曾任平远州知州。申云根,邑绅。州志创修于邱公叶。后有鹿、俞、王、李诸家,先后修辑。道光二十七年(1847)徐丰玉、谌厚光等又修成志乘二十卷。又四十年,州牧

  • 皇极经世索隐

    二卷。宋张行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行成,字文饶,一作子饶,临邛(今属四川省)人。传说张行成撰有“易说七种”,此著就是其所撰七书之一。北宋邵雍撰《皇极经世书》,认为天地万物变化消长的法则可由象数推演而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