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曹子建集

曹子建集

十卷。魏曹植(192-232)撰。曹植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三国时魏杰出诗人。曹操第三子,封陈王,世称陈思王。少有文才,援笔成文,被曹操宠爱,一度欲立为太子。曹丕、曹睿相继称帝,植备受猜忌。兄长欲加害于他,令作诗限七步成。后郁郁而死。诗以五言为主,多写社会动乱和个人抱负及受压者的苦闷心情。如《赠白马王彪》、《野田黄雀行》等。也善辞赋,《洛神赋》尤有名。著有《曹子建集》。此集凡又赋四十四篇,诗七十四篇,杂文九十二篇。合计共得二百一十篇。较魏志所称百余篇者,其数转溢。然残篇断句,错出其间。如《鹞雀》、《蝙蝠》二赋均采自《艺文类聚》。《艺文类聚》之例,皆标某人某文曰,编此集者遂以曰字为正文,连于赋之首句,殊为失考。又《七哀诗》晋人采以入乐,增减其词,以就音律,见《宋书乐志》中。此不载其本词,而载其入乐之词,亦为舛谬。今有宋宁宗嘉定六年(1213)刻《曹子建集》十卷本,明嘉靖间郭万程仿宋刻本,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活字本皆自宋本出。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江安傅氏藏明活字本《曹子建集》是目前较好的通行本。又明人张燮辑《七十家集》、张溥辑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》所收《陈思王集》二卷,大率据十卷本稍加厘定而成。清人丁晏的《曹集诠评》、朱绪曾的《曹集考异》以及近人黄节的《曹子建诗注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),则是曹植集的较好的校注本。1984年版《曹植集校注》(赵幼文校注),乃在《曹集诠评》基础上重新依据创作时期分为建安、黄初、太和三卷,另设时期未定者专为一卷,并附录逸文,版本序跋,诗文评语,曹植年表及校注者论述曹植文学成就的专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温州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文林(1445-1499)撰。文林,字宗儒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成化八年(1472)进士,历迁太仆寺丞。著有《文温州集》、《瑯琊漫钞》。文林曾官温州府知府,因此以温州名其集。文林为文徵明之

  • 通玄真经缵义

    十二卷。宋杜道坚(1237-1318)撰。杜道坚,字处逸,号南谷子,当涂采石(今属安徽)人,十四岁出家为道士,居武康计筹山(在今浙江省)升玄观,受赐辅教大师。元初入觐元世祖,赐玺书,提点道教,被授予高

  • 周易荀氏九家

    三卷。清张惠言撰。张氏谓:“九家或云即淮南九师,或云荀爽集古易家凡是,皆非是。”陆德明《经典释文序录》著录有《荀爽九家集注》十卷,因荀爽为主,故称荀九家,张氏以为荀氏九家即六朝人说荀易者,凡九家。学者

  • 邃古记

    八卷。明朱谋撰。谋事迹详见《周易通》。是书所记,始于盘古,迄于有虞,提纲纪事,而杂引诸书以为目,叙述简略,多荒诞之说,不足作为信史,谋一生著述颇丰,多至一百余种,但今不尽传。

  • 乐律纂要

    ① 一卷。明季本(1485-1563)撰。季本字明德,号彭山,会稽《今浙江绍兴》人。师从于王守仁,正德年间中进士。平生著述甚多,有《易学四同》等书。是书共十三篇,其论述声气之源,想舍古尺而治以耳,也不

  • 书集传

    十二卷,《或问》二卷。宋陈大猷撰。陈大猷,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,生卒年不详,南宋理宗年间进士,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阁。陈大猷所作《书集传》与《或问》,为《四库全书》录入者仅《或问》二卷,《书集传》未被录入

  • 洞天福地记

    见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。

  • 邵武府志

    二十四卷,清张凤孙纂修。张凤孙,华亭(上海松江县)人,曾任邵武府知府。邵武府志传本仅有明万历韩国藩志和清康熙九年汪丽日志。其余皆散失无存。张凤孙任知府后,以韩志多讹谬而汪志则过简,又设局重修,于乾隆三

  • 春秋穀梁传徐氏注

    一卷。晋徐乾撰,清马国翰辑。据陆德明《经典释文序录》著录有《禘梁传》徐乾注十三卷,下注云:“乾字文祚,东莞(今山东诸城)人。”杜佑《通典》也说,徐乾,晋太元(东晋孝武帝年号,376-396)中太学博士

  • 五教法

    [孙]子曰:“善教者于本,不临军而变,故曰五教:处国之教一,行行之教一,处军之[教一,处阵之教一,隐而]不相见利战之教一。处国之教奚如?曰……孝弟良,士无壹乎?虽能射不登车。是故善射者为左,善御者为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