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朔平府志

朔平府志

十二卷。清刘士铭修,王霭纂。刘士铭,河北宛平县(今北京丰台区)人,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举人,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,后升任大同府同知,雍正三年(1725)特授朔平府知府。王霭,平阳翼城人,进士出身,雍正四年(1726)任慈利知县,曾任平鲁县儒学教授官训导事、朔州学训导以教授管平鲁学训导事。建文庙,修礼器,申明条约,严束士子。《朔平府志》雍正十一年(1733)刻本。全书十二卷,分为:卷一图考志:疆域图,山川图,名胜图,府城图;卷二星野志:天文诸图,天文象纬,地势山河,二十八宿度,十二辰次,州郡县次,四星分野,五星诸星,支干,节气;卷三方舆志:疆域诸图,沿革,疆域,山川,巡幸,古迹,风俗;卷四建置志:边关诸图,城池,公署,学校,祠祀,仓库,恤政,驿站,坊表,桥梁,陵墓;卷五职官志:八旗驻防官员,旧制文职,新制文职,已裁文职,现设武职,原设武职;卷六名宦志:方略,战功,忠节,政绩;卷七赋役志:户口,田赋,税课,物产;卷八武备志:兵制,马政,教场,汛防,边防,款贡,征讨,兵氛;卷九选举志:荐辟,进士,举人,贡生,武科,武臣,封荫,例监,农官,掾史;卷十人物志:忠孝,事功,文行,散材,列女;卷十一外志:流寓,仙释,祥异;卷十二艺文志;诏敕,奏议,文告,碑记,传,文,序,墓志铭,墓表,箴,铭,赞,跋,赋,诗。此志为升府后的创修本。分类编辑,大抵本诸通志及《云中志》,而旁参正史以成。义例行文,均严密不苟。朔平历来为边卫屯兵之地,本编于武备一门,单独设门,详细载述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此外,选举、人物诸门,也能严分区界,不滥竽充数,为创修本中佼佼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

    一卷。补遗一卷。罗振玉(1866-1940)撰。罗振玉,字叔蕴,一字叔言,号雪堂。生于江苏淮安,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,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,遂恒以“上虞罗振玉”自居。曾搜集和整理甲骨、铜器、简牍、明器、佚

  • 七克

    七卷。明朝时西洋人庞迪我撰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),主要论述天主所禁罪者共七条:一谓骄傲,二谓嫉妒,三谓悭吝,四谓忿怒,五谓迷饮食,六谓迷色,七谓懈惰于善,庞迪我以此而作此

  • 六科准绳

    见《证治准绳》。

  • 平定罗刹方略

    四卷。清康熙年间官修史书。该书的断限是:自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八月清廷派遣副都统郎坦、公彭春等人,以捕鹿为名,到被沙皇俄国侵略军盘踞的雅克萨附近侦察军事、地理、交通形势起,至二十八年七月清俄双方

  • 字义总略

    四卷。明顾充(生卒年不详)撰。顾充字回澜,上虞(今属浙江)人。隆庆丁卯(1567年)举人,官至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。此书旨在辨诸字音义点画,但可取者甚少,其辨不如不辨。全书分为44门,无有章法,体例冗碎

  • 毛诗拾遗

    一卷。晋郭璞(276-324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郭璞字景纯,河东闻喜(今属山西)人,东晋文学家、训诂学家。博学高才,名冠一时,好阴阳卜筮之术。晋元帝时为著作郎,迁尚书郎,后为王敦所杀。王敦平定后,追赠弘

  • 周易辨正

    一卷。明喻国人撰。国人字春山,湖南郴州人。此书要义说,先儒多是非颠倒,以十为图,以九为书,因作辨十九章,以九为图配天下,以十为书配地,以及河图主生,洛书主克之理。大致是追随刘牧之旧说。第十七辨言,古人

  •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

    三十卷。宋代释宗杲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宗杲,俗姓奚,字大慧,因居妙喜庵,亦称妙喜。宣州(今地不详)人。生具灵性,具有慧根。十二岁即投慧云、齐公处受经论五年。后游洞宗之门,习南禅宗义,用心良苦,学问大进。

  • 俑庐日札

    一卷。罗振玉撰。罗振玉,详见《殷虚书契》条。光绪丙午戊申(1906-1908)之间,罗振玉时官学部参事。曹务余闲,时与二三同好讨论金石书画以自遣。厂肆知其所好,每以吉金古迹及善本求售,因而见闻益广,每

  • 琼花谱

    一卷。明杨端撰。杨端,字惟正,鄞县(今浙江鄞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只知其成化年间寓居扬州。著有《琼花谱》。是书是杨氏采摘前人关于琼花方面的著作而汇成一书的。主要记载琼花的品目及有关琼花的诗、词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