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文正公年谱
七卷。清法式善编撰。式善字开文,蒙古族,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进士,官至侍读。该谱记明朝李东阳事迹,东阳为明弘治、正德间大臣,卒谥文正。该书搜罗广博,几于巨细不遗。现有嘉庆九年(1804年)重刊本。
七卷。清法式善编撰。式善字开文,蒙古族,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进士,官至侍读。该谱记明朝李东阳事迹,东阳为明弘治、正德间大臣,卒谥文正。该书搜罗广博,几于巨细不遗。现有嘉庆九年(1804年)重刊本。
六卷,《申范》一卷。清陈澧(1810-1882)撰。陈澧字兰甫,号东塾。广东番禺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。曾任河源县训导。为广州学海堂学长数十年。晚年主讲广州菊坡精舍。所学不为汉、宋门户所限,曾
十三卷。宋吉天保辑,清孙星衍、吴人骥校。吉天保字里不详。《孙子》一卷十三篇已有著录。《孙子》注本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文献通考·经籍考》等诸家书目记载极多。然今传世宋以前注家寥寥。
三种,七卷。清郭梦星(详见《尚书小札》)。遗书收《尚书小札》二卷,本辞典有专条介绍,可参阅。《午窗随笔》四卷,为说经论史之作,其中于历代官制沿革、山川舆地沿变,考证较详;记道光六年平定西域张格尔之谢表
二卷。明李先芳撰。先芳字伯承,号北山,监利(今属湖北省)人。寄籍濮州(今属山东省)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二十八年(1547)进士,官至尚宝司少卿。著有《读诗私记》、《江右诗稿》、《李氏山房诗选》等。是书成
不分卷。廖平撰。《古学考》是作者将十四年所成的《辟刘编》改订而成的。卷首有廖平的《自记》。《自记》曰:“丙戌刊《今古学考》,求正师友。当时谨守汉法,中分二派。八年以来,历经通人指摘,不能自坚前说,谨次
一卷。杨守敬(1839-1915年)撰。杨守敬字惺吾,号邻苏,湖北宜都人,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。清同治年间举人,光绪年间曾作为黎庶昌的随员出使日本,撰有《日本访书志》,并影印模刻成《留真谱》和《古逸
三十卷。段玉裁(1735-1815)撰。段玉载字若膺,号茂堂,晚年又号砚北居士,长塘湖居士,侨居老人。江苏金坛县人。清代著名的经学家,文字、音韵、训诂学家,考据学家。玉裁生而颖异,读书有兼人之资,年十
六卷。清范泰衡撰。范泰衡字伯崇,四川隆昌人,曾官万县训导。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,尤其是程朱易说。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,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。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,只说明大义。在明清两代尊
一卷。《曲》一卷。清赵庆熹(1792——1847)撰。赵庆熹,字秋舲,浙江仁和(今浙江杭州市)人,道光进士,二十年后,始选授县令,因病未赴任,改调婺州教授,晚年礼佛。《香销酒醒词》乃赵庆熹之少时作品,
见《说唐演义后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