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冤集录
见《洗冤录》。
见《洗冤录》。
十八卷。清谢元淮撰。谢元淮,字默卿,湖北松滋人。云台山在江苏海州东北四十里,又名郁州山、都州山、苍梧山。其山清幽秀丽,且地处江北要枢,为淮之重镇。《云台山志》道光十七年(1837)刻本,共十八卷。卷首
①四卷。宋司马光(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《道德真经传》又称《道德真经论》、《道德论述要》、《老子道德论述要》。汉晋以来,研究《老子》的学者聚讼纷争,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。一派主张道德分见,陆德
一卷。清包汝翼(生卒年未详)撰。汝翼字纪三,安徽泾县(今安徽泾县)人,包世臣的族兄,包慎言的父亲。卷首有世臣的序文,认为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二篇非周末汉初诸儒所记,朱考亭也没作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章句;认
十卷。清唐之凤(约1766年前后在世)撰。唐之凤字武曾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之凤其诗多反映愁苦之音,拟古诸作,颇具体格,然未有变化。集后附《碎玉合编》二卷,一题唐云祯予霖著,一题唐德远
九卷。清李传煦纂修,钟树森续修。李传煦,邑人,优廪生出身。钟树森,桐城人,进士出身,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任肥城县知县。时朝廷命各州邑纂修乡土志,以为学校历史地理教科书之参考,并由学部制定纲目义例,
①十三卷。清谢山居士辑。谢山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。该书记事起自咸丰元年(1851),止于咸丰十年(1860),记述太平军起义、发展的过程,以及和清军作战的经过。每卷以四字为题,分别是:粤西起事,两楚被兵
八卷。清胡会恩(约1670年前后在世)撰。胡会恩,字孟纶,号苕山,德清(今浙江德清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十五年(1676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著有《清芬堂存稿》、《赓飏集》等。胡会恩、馆阁诸诗,曾别
四卷。清叶梦龙编。叶梦龙字云谷,富于收藏。此帖取清代诸贤法书,以小楷为多。第一卷成亲王,朱竹垞、程周量、王阮亭、梁药亭、姜西溟、王蒲衣、何义门八家。第二卷汪退谷、陈匏庐、陈香泉、查声山、徐坛长五家。第
十四卷。旧本题关中来浚撰,自署其字曰梅岑。书未著时代。书中有颍井出兰亭事,则此书大概著于明末。原本未标卷次。以其分省之序,当为十三卷,加附录一卷,共为十四卷。书名曰“备考”,是说根据前人所著录,有其名
① 十五卷。明郝敬(详见《周易正解》)撰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。作者认为,“欲读《春秋》,勿主诸《传》,先入一字。但平心观理,圣人之情恍然自见。”(《春秋直解》自序)主张废传从经,直接阐发《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