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洛阳伽蓝记集证

洛阳伽蓝记集证

一卷。清吴若准撰。吴若准,字次平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举人,二十一年(1841)进士。曾任太仆寺卿、江西学政。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原自有注。《四库总目提要》疑其注刊落已久。顾广圻(1770-1839),字千里,号涧,又号思适居士,江苏元和(今吴县)人。少好读书,不事科举。读惠栋遗书,于经、史、训诂、天算、舆地,无不贯通。尤长于校勘、目录文学。清代校勘学家。其推论杨街之原书,以大小字加以区别,其后一概连写。仿谢山治水经之例,改定一本,事未成身卒。以此托朱紫贵。吴若准由朱紫贵处闻顾广圻之说,余暇流览杨衒之原书后,意存复古,重为分析。依据如隐堂本,参考何氏、毛氏本,又广及《御览广记》、《法苑珠林》。所引只字片言,皆重加比较,疑问讹句,论断独伸,皆条举条凿,成集证一卷,绘图一篇,列诸书上端。书成于道光十三年(1833),十四年(1834)刊刻。杨街之原书,仅大伽蓝,此书以寺为经,各加标举,提行顶写。寺外诸事皆归入子注,另低一格。展卷一览,本文子注,了如指掌。《伽蓝记》五卷,皆以此法厘正,卷末附集证一卷,除依别本校正文句外,兼取《水经注》、《魏书》、《御览广记》、《法苑珠林》,采其有关者为集证。《洛阳伽蓝记》沉霾千年,明代诸刊本注蝉联,文句讹误,年久已成难读之书。此书始辟荆榛,吴若准始创,以寺为经,其余入子注。故此书本文寥寥不过数千言,而子注数量,超过本文二十倍。该书收入《四部备要》、《古书丛刊》第二辑丙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远堂诗集

    一卷。清朱成点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宋成点字司衡,宁乡(今山西汾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朱成点累试不第,老于诸生,工诗。著有《宁远堂诗集》。是集为其自编。其诗风平衍,无特色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

  •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

    见《雨花香》。

  • 田家五行

    二卷。附一卷。明张师说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师说生平不详。《田家五行》上卷记载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及天文地理,用以占候。下卷记草木、鸟兽、鳞鱼。最后是写三旬、六甲、气候、涓吉、祥瑞等类事宜。《古今图书集成

  • 两溪文集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刘球(1392-1443)撰。刘球,字求乐,更字廷振,江西安福人。永乐十九年(1421)进士。授礼部主事,因胡滢荐侍经筵,改为翰林侍讲。正统初,王振欲征麓川,刘球力谏,忤王振,逮系诏狱,为

  • 二须堂集

    二卷。清丁咏淇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丁咏淇字瞻武,号菉滨居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著有《二须堂集》。此集为丁咏淇自编。所谓“二须”,取诸葛亮“学须静,才须学”语。共二卷。上卷书十

  • 笔记

    ① 又作《宋景文公笔记》、《宋景文笔记》。三卷。北宋宋祁(998-1061)撰。宋祁字子京,安州安陆(今属湖北)人,后徙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天圣进士。历国子监直讲、太常博士、同知礼仪院、尚书工部员外郎

  • 类书残卷

    此卷首尾均已残缺。无著撰人姓名。所存只一百九十五行。残卷起首就是韩信报答漂母的事,似乎应为报恩篇。之后是廉俭篇。接着是孝友篇。所引古书如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等。皆不依照原文、对其中的事实也多加修饰。所引

  • 盐梅志

    二十卷。明李茂春撰。茂春,字蔚元,杞县(今属河南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。该书主要记载历代有名贤相的嘉言善行。“盐梅”一语,出自《尚书·说命下》,其文曰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”。该文

  • 化机汇参

    五卷。明段元一(生卒年不详)撰。段元一,字思真,号涵虚子,又号永明道人,自称北郡(明代无北郡,不知为何地)人,曾官至知县。撰有《化机汇参》五卷。《化机汇参》,又作《化机会参》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(162

  • 荣进集

    四卷。明吴伯宗(?-1384)撰。吴伯宗,名佑,以字行,江西金溪人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)进士第一,授礼部员外郎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后降检讨以终。事迹据《明史》本传。吴伯宗守正不阿,虽忤旨贬谪,仍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