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测海集

测海集

六卷。清彭绍升(1740-1796)撰。彭绍升字允初,号尺木,又自号知归子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)进士,选知县,不就。早年负志节,好读陆王诸书。后研读《大藏经》,绝欲素食,有出尘之想。他的一生虽不专力于考据,却也博习经传于史,曾与袁枚、戴震等论学。他的文章主要是碑志、事状、述传等。如《名臣事状》、《良吏述》、《儒行述》,叙述翔实,资料剪裁得当,可补史料之不足。一些论学之文,谈禅之作,也都自有体会。他的诗作可分为两期,早期诗作多即景抒情,有感而发。晚年诗作则主要叙写禅机、禅趣。他用禅学精神解释儒书,企图调和儒、佛两家思想,坚持“离则(法则)无物,离天性无形色”的唯心主义观点。著有《二林居士集》二十四卷、《观河集》等,辑有《阳秋阁诗录》。此集为绍升手自编定。首卷列《朝圣德》诗七篇。二卷《思贤咏》一有:《诸王贝勒》九篇;《思贤咏》二有:贤相十五篇。三卷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三十九篇。四卷亦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三十二篇。五卷亦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三十三篇。六卷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十三篇;《思贤咏》四有布衣十九篇;《思贤咏》五:有世德四篇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其孙蕴策复规刊行之。首列引用书目七十一种,凡名公钜卿,德行政事文章之美,旁推及于隐才朴学,继之以先人世德,人各一叙,人各一诗。首详其仕履籍贯,简而有法,因其家世清华,躬逢圣世,燕居趋庭,获闻金匮石室之藏,而又得交四方贤杰之士,见闻既广,考核亦详。其采用之书,如《三朝大政记》、《史馆丛稿》,则为内府秘藏,非世间所能见。他如方苞《望溪未刻稿》、惠士奇《红豆庄稿》,则后世无传。藉此尚可略窥一二。只是书中引用,均未注明。至其为诗,则本于家法,体格清整,近于寒山击壤者多。有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家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塍文抄

    十二卷。《三州诗抄》四卷。清鲁曾煜(约1736年前后在世)撰。鲁曾煜,字启人,号秋塍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,改庶吉士未受职,乞养亲归故里。教授生徒,终于家。本集收文一百二

  • 列异传

    三卷。三国魏曹丕(187-226)撰。曹丕字子桓,曹操长子,曾为五官中郎将,副丞相,后立为魏太子,曹操死后为丞相。公元220年,代汉自立,国号“魏”。曹丕博学多才,《三国志》卷二《文帝纪》称他“好文学

  • 周易外传

    ① 七卷。清王夫之(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稗疏》条)撰。其所著《周易内传发例》中称,乙未于晋宁山寺始为外传。乙未为顺治十二年(1655)。自谓“外传以推广于象数之变通,极酬酢之大用。”其时,王夫之从永明王

  • 耕织图诗

    一卷。宋楼璹(生卒年不详)撰。楼璹,字寿玉,一字国器,鄞县(今浙江省宁波市)人,南宋高宗时曾做过于潜(旧县名,今属浙江临安县)令。在任于潜令期间,楼璹深入民间,寻访农夫、蚕妇,绘制耕图二十一幅、织图二

  • 四书题镜

    不分卷。清汪鲤翔撰。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。说四书者,宋儒专讲义理,因其时未有帖括。明儒于义理外兼求口气,为帖括用不得不如是,然对经传义蕴也非绝无关涉,鲤翔是书即此类。自序谓“作文为讲书表章,讲书为作文根

  • 诗序

    ① 二卷。《诗序》是研究《诗经》的著作《毛诗序》的简称,其作者从古至今,说法不一。原本鲁诗、齐诗、韩诗和毛诗都各自有序,东汉以后,鲁、齐、韩三家诗及其序散失不存。独毛诗及其序流传下来。一般认为《毛诗序

  • 历代铨政要略

    一卷。宋杨亿(974-1020)撰。杨亿,字大年,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宋太宗雍熙年间,年仅十一,被太宗召试诗赋,授官秘书省正字。淳化中,再试翰林,赐进士及第,授直集贤院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户部侍郎。工文章

  • 两同书

    二卷。唐代罗隐(833-909)所撰。隐本名横,字昭谏,自号江东生,因十举进士不第,改名为隐。余杭(今浙江余杭县)人,一作新登(今浙江富阳)人。曾依镇海节度使钱镠,任钱塘令、著作郎。天祐三年(903)

  • 休那遗稿

    十七卷。清姚康(1578-1653)撰。姚康,字休那,安徽桐城人。明诸生。有隽才,后入史可法幕。旋归里。明亡后屏居田野,忧郁以终。著有《太白剑》、《评货殖传》、《黄巢传》等。是编为遗稿十二卷,诗集一卷

  • 鹿城诗集

    十卷。明梁伯龙撰。生卒年未详。梁伯龙,字辰鱼,江苏昆山人。其套数小令集名《江东白苧》。今有汲古阁刻本传世。又谱西施故事为传奇。时同邑魏良辅能喉转音声,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。伯龙乃填《浣溪记》付之。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