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海昌外志

海昌外志

八卷。明谈迁撰。谈迁(1594-1657),浙江海宁人,原名以训,字观若,又字孺木。初为诸生。好审古今治乱,熟于掌故,后入史馆,潜心于明史研究,积数十年心血,著成《国榷》,又著《北游集》、《枣林集》。对地方文献征集考订十分重视,视为国史重要资料之一。他对方志理论也有阐发,认为方志导源于《周官》外史所掌四方之志,其后历朝历代多有纂修。主张方志编纂须广征博收,力求资料丰富翔实。只有“穷搜僻采”,方能达到此要求。由于修志“权衡人物之间,易生怨谤”,故主张修方志者必德才兼备始胜任,修志“非笔陋者”所任。海昌即浙江之海宁县,以吴有海昌郡,故名。《海昌外志》作于崇祯年间,抄本不分卷。第一为地志,分六目,有沿革、形胜、山水、都鄙、风俗、物产;第二为食货,分五目,有户口、田赋、课程、徭役、监利;第三为职官,分四目,有令佐、师儒、杂秩、武弁;第四为建置,分六目,有城郭、公廨、泮宫、祠庙、邮梁、寺观、第五为选举,分五目,有甲科、乡举、明经、封荫、荐辟;第六为人物,分十一目,有儒林、忠直、文苑、宦绩、高行、孝友、隐逸寓贤、方伎、烈女、玄释;第七为丛谈,分四目,有祥异、古迹、丘墓、佚事、第八为艺文,分二目,有典籍、遗文。谈迁为著名史学家,熟悉历史典故,此书体例较善,内容载述较完备,考订也精审。现有明崇祯二年(1629)纂,清顺治四年(1647)增补康雍间抄本,旧抄本,清抄本,民国抄本,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雨斋词话

    八卷。清陈延焯(1853-1892)撰。陈廷焯,原名世焜,字亦峰,江苏丹徒人。光绪十四年(1888)举人。陈廷焯年少为诗,独宗杜甫。三十岁始从其乡人庄棫学词,初习浙派,后改从常州派。但他又不拘泥于常州

  • 修辞指南

    ① 见《书叙指南》。② 二十卷。明浦南金(生卒年不详)编。浦南金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嘉靖壬午举人。官国子监助教。本书将《尔雅》、《左腴》、《汉隽》、《书叙指南》四书,汇集为一编。分二十部,四十类。没

  • 秦并六国平话

    上中下三卷。别题《秦始皇传》。不知作者姓名,元人编刊。讲史话本小说,叙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至二世亡秦的历史故事。开头入话部分略述历代兴亡,从上古唐、虞、三代说起,次及春秋、战国,然后说到秦,又略述秦

  • 怀清堂集

    二十卷。清汤右曾(1656-1722)撰。汤右曾,字西崖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清诗人、书画家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进士。官至吏部右侍郎,兼翰林院掌院学士。汤右曾诗才出众,与朱彝尊并为浙派首领。

  • 博野尹太夫人年谱

    不分卷。清尹会一(1691-1748)编。会一字元孚,直隶博野(今属河北)人,雍正元年(1723年)进士,官至左副都御史。此谱为其母李氏(1667-1744)年谱,记李氏守节教子及随会一莅任各地恤灾、

  • 加年堂讲易

    十二卷。清周渔撰。周渔字大西,兴化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。该书前有自序,称“与朱子《本义》、《程氏易传》及古今来言《易》之家大相违戾。谓直接加年寡过之学,渔不敢当也。谓四圣人觉

  • 涵性堂诗钞

    六卷。清宋庆常撰。庆常字香樵,辽宁铁岭人。生卒年待考。嘉庆年间举人,官贵州知府,后改官江南知州。该《诗钞》共六卷,包括《趋庭学对草》,《黔南侍游草》,《海天泛游草》,《吴中重游草》,《咏蓼莪吟草》,《

  • 郑氏尚书注

    九卷。清袁钧辑。本书在每条引书下多附有考证,辨别诸说之同异。在辑录《尚书》郑玄的注解的各种本子中,以孔广林的本子为备,而袁本在此基础上则辑录了一些在经疏中为孔广林所未引者。当然,也有一些在其他各种书籍

  • 史通训故补

    二十卷,清黄叔琳撰。黄叔琳,生卒年不详。致力于经史著述,著有《研北易钞》,《史通训故补》。《史通训故补》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《史通训故》之不足,此书与浦起龙的《史通通释》几乎同时成书。浦起龙的《通释

  • 骈字凭霄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徐应秋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应秋字君义,号云林。浙江西安人。万历四十四年进士。官至福建布政使。此书采掇经史骈连之字,以备词藻之用。全书诠义十卷,释名十四卷。每卷又各分若干子目。注释简略,有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