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

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

五十四卷;附一种,二十四卷。清吴志忠编。吴志忠,生卒年不详,江苏吴县人。治经学颇深。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。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,后随父迁居上海,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。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“璜川”,以此寄托他对新安璜源的怀旧之情。在此期间,惠栋等江浙名士慕名而来者,不乏其人。吴氏家藏书甚富,名重一时。后经战乱,书多散佚。吴志忠祖父吴懒庵特别注重古籍收藏,并汇刻《乐意轩书目》四卷,著有《懒庵偶存》八卷,《读史小论》八卷,均行于世,由于版本年久,被咬坏严重,于是重新对上述诸书校勘,更名为《经史论存》刊刻行世。其父吴英中年弃举子业,专门从事著述,独好儒家经典,著有《经句说》二十余卷。志忠秉存父业,辑先世所藏,惠氏父子所著《春秋说》、《诗说》、《大学说》,以及江永《群经补义》等书,题名《璜川吴氏经学丛书》,以表示对先人的怀念。书后并附有其父所著之《经句说》二十四卷。此书目录:甲集:清惠士奇撰《春秋说》十五卷。乙集:清惠周惕撰《诗说》三卷、《附录》一卷,清惠士奇撰《大学说》一卷,清顾炎武撰《左传杜解补正》三卷,清惠士奇撰《礼说》十四卷。丙集:清惠士奇撰《易说》六卷,清吴鼐撰《三正考》一卷,清江永撰《群经补义》五卷,明周洪谟撰《疑辨录》三卷,清李崇礼撰《章水经流考》一卷,宋岳珂撰《九经三传沿革例》一卷,清华学泉撰《春秋疑义》二卷,宋彭耜撰《道德真经集注释文》一卷。附集:清吴英撰《经句说》二十四卷。有清乾隆刻本和道光十年(1830)重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诗纪事甲签

    三十卷。《乙签》二十二卷。《丙签》十二卷。《丁签》十七卷。《戊签》二十二卷。《己签》二十卷。《庚签》三十卷。《辛签》三十四卷。清陈田撰。陈田号灵山樵,贵州贵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《明诗纪事》之辑自光绪九年

  • 河上草

    二卷。清张榕端(约1691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榕端,字子大,一字朴园,磁州(今河北广平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十五年(1676)进士,授编修,视学江南,衡文精审,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。康熙三十九年

  • 敷文郑氏书说

    ①见《郑敷文书说》。② 一卷。宋郑朴撰。郑朴之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。郑朴所撰之《敷文郑氏书说》一卷,以札记体的形式,又以《尚书》事实,或提出疑问,或谈自己的一些心得,于各条分别立论,共有二十余事。

  • 静庵集

    十二卷。清郑日奎(约1674前后在世)撰。郑日奎,字次公,贵溪(今江西贵溪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十六年(1669)进士,授庶吉士,散馆,后授礼部主事。康熙十一年(1672)与王士祯同典四川乡试。著有

  • 诸病源候论

    见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》。

  • 一琴一鹤轩诗草

    二卷。清高凤阁(?-1844)撰。高凤阁,字佩文,号友兰,浙江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高崇文之长女,叶文谦之妻,清代画家、诗人。此书有道光间刊本,年代不详。

  • 五代史志疑

    四卷。清杨陆荣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陆荣,字采南,青浦(今属上海市)人。著有《易互》、《禹贡臆参》等。《五代史志疑》成书于康熙年间,是摘《五代史》疏漏或谬误而作,如“唐太祖兄弟传。所载”太祖有四弟,克让

  • 咸丰县志

    二十卷,首一卷,附图一卷,清张梓修,张光杰纂。张梓,陕西宜川人,附贡,官咸丰知县。张光杰,字俊甫,本县人,岁贡,候选训导。邑向无志,明天顺时施州童昶撰《大田所志》,经兵燹无存。同治二年(1863)张梓

  • 几社壬申文选

    二十卷。明徐凤彩等选。徐凤彩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本书前有杨肃序、徐凤彩序、陈子龙《几社壬申合稿凡例》。崇祯三年(1630)以后,杨廷枢中解元,张溥、吴伟业并经魁,所获售者,无不为社局之人。其后温体仁乃改

  • 南汉书

    十八卷。考异十八卷。文字四卷,丛录二卷。清梁廷楠撰。梁廷楠(1796-1861),字章冉,号藤花亭主人,清代广东顺德人。贡生,咸丰时赐内阁中书,加侍读衔。鸦片战争中,支持林则徐禁烟。学问广博、立著新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