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卷。附录《环谷先生年谱》一卷。元汪克宽(1304-1372)撰。克宽字德辅,一字仲裕,号环谷先生。祁门(今属安徽)人。以聚徒讲学为业。其学以朱子为宗,文章持论谨严,详尽明达,无支离迂怪词。诗仅存十余
二卷。明镏绩(生卒年不详)撰。镏绩,字孟熙,先世为洛阳人,后徙于山阴(今山西省山阴县)。其父镏涣,精通《毛诗》,元朝时曾为三茅书院山长。镏绩承其家学,著有《嵩阳稿》、《诗律》以及《霏雪录》等。全书共二
一卷。清张学礼撰。张学礼,字立庵。镶蓝旗汉军,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。康熙元年(1662),时任兵科副理事的张学礼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尚质,此为清政府首次向琉球派遣使臣。本书即记载此事。前面部
七百四十六卷。清严可均(1762-1843)辑。严可均,字景文,号铁桥。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嘉庆举人,官建德教谕,后引疾归。博物强识,精文字音韵考据之学。著有《说文声类》、《四录堂类集》、《铁桥漫稿
见《类证活人书》。
十卷。姚秦释僧肇(384-说374-414)撰。僧肇,俗姓张,京兆(今陕西西安市)人。“家贫以佣书为业,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,备尽坟籍。志好玄微,每以庄老为心要。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:美则美矣!然期栖神
见《医家心法》。
一卷。清何焯撰。何焯(1661-1722),初字润干,更字屺瞻,号茶仙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清初校勘家。康熙时召直南书房,赐翰林。藏书数万卷,多宋元旧刻,参稽互证,于其真伪是非,皆有题识,著有《义门
一卷。附图说十二条。清董祥熊(生卒年不详)撰。董祥熊在光绪末年任安徽劝业道。董在刊行自己的《柞蚕简法》一书之后,派人到河南鲁山进行调查柞蚕生产情况,将调查结果作为补充编入书中,并附有图,这就是《柞蚕简
一卷,清王国维撰,王国维事迹见前条。此书作于乙巳年(1925年)秋,当时王国维刚应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,任经史小学导师,每周为学生讲授古史一小时,此即当时讲稿,最初印于《国学日报》上,因文字多误,后来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