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禹贡论

禹贡论

五卷。《后论》一卷,《山川地理图》二卷。宋程大昌(详见《易原》)撰。《禹贡论》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著录为五卷,与《宋史·艺文志》卷数相合,然今所见宋刻本及文渊、文溯、文津、文澜四阁库书均著录为二卷,《总目》沿袭《宋史·艺文志》,与库书卷数不合。宋淳熙辛丑(1181)刻本于《山川地理图》后有彭椿年序,序称程书“辨证经旨者,著之于《论》,《论》凡五十有二;《论》尝指事说理,而当证以山川实地者,则为之图,《图》凡三十有一;至其事不隶《虞》、《夏》,而源流本出此经者,则又为《后论》八篇”。此程书之概貌。大昌喜谈地理,长于论辩,《禹贡论》于江水、河水、淮水、汉水、济水、弱水、黑水皆纠旧传之误,《后论》则专论河水、汴水之患。《山川地理图》系将前人旧说绘制成图,详加辨正,另制新图以纠旧说之误,原图三十一幅,亡三幅。此书论证有据,翔实博洽,于后世诠解《禹贡》、研求宋以前历史地理均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此书版本有宋刻本,藏北京图书馆,有《通志堂经解》本,宋刻本近年由中华书局影印,辑入《古逸丛书》三编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童蒙训

    三卷。宋吕本中(见《春秋集解》条)撰。吕本中出身于世代儒家,崇儒重道,故其所记多正论格言,师友遗文及立身、处世、读书、从政之言论,多警辟规勉,可以为训。大抵皆根本经训,务切实用,为旧时家塾训课之本。由

  • 王制订

    一卷。廖平(详见《分撰两戴记章句凡例》)撰。廖平造臆说经,于学术见解独特,曾被四川学政弹劾而罢官。廖平作《王制订》,将《王制》经文,约略类次,有顶格者,大抵以之为纲,有低一格或二格者,以之为目,而经文

  • 广虞初新志

    四十卷。清黄承增编辑。黄承增生卒年及事迹不详,清嘉庆年间在世,安徽歙县人,与《虞初新志》编撰者张潮同乡。自序中说:“邑人张潮所辑《虞初新志》仅就同时诸家手授抄本,搜罗未广。百余年来,前人全集既多刊行,

  • 种芋法

    一卷。明黄省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省曾,字勉之,别号五岳山人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,明嘉靖举人。《种芋法》共分四节,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,“艺法”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,颇有价值

  • 孝经汇纂

    不分卷。清孙念劬编纂。孙念劬字述甫,江苏昆陵(今昆山)人。是书首有自序,其次为凡例,再次引用书目。全书分为卷首、正编、附录三部分。卷首为孝经源流,孝经标旨,历代表章;正编为孝经注说,经注补遗,孔子曾子

  • 客座赘语

    十卷。明顾起元(1565-1628)撰。顾起元字太初(一作邻初),南京金吾卫人。万历二十六(1598)年进士,官南京国子监祭酒,累至吏部左侍郎,兼翰林院侍读学士,乞休归。起元学通古今,孜孜不倦。年六十

  • 锡山书屋诗钞

    六卷。清谈恩浩撰。谈恩浩字蓉舫,年六十而卒。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右姓,无锡望族,后因只重于诗歌,兼工杂作,田舍日亏,其穷愁郁结无所宣泄。致其诗词悲切,令人读而哀伤。此诗钞分五、七古,七

  • 竹叶舟

    二卷。清毕魏(详见《三报恩》)撰。传奇《竹叶舟》共二十九出,由元人所撰《竹叶舟杂剧》演化而来,其故事情节由写陈季卿之事,转为铺叙晋石崇之事。石崇的故事虽以史传为据,但用虚写之法,而结局尤与史实不符。其

  • 农丹

    一卷。清张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标,江都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顺治壬辰年(1652)中进士。《农丹》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(1660)。该书分为天时、地利、亲田、养种、粪壤、人事、辨谷、占验等十篇(其中地

  • 白羊山房诗钞

    六卷。清单可惠(生卒年不详)撰。单可惠号芥舟,别号白洋山人,(约为清代乾隆、道光间人)。高密(今河北高密)人,以诸生屡试不第,生活穷困,居屋不蔽风雨。壮年后即放弃举业,致力于诗古文词,孜孜不倦,三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