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秋笳集

秋笳集

八卷。清吴兆骞(1631-1684)撰。吴兆骞,字汉槎,吴江(今江苏苏州)人。少有隽才,与彭师度、陈维崧有“江左三凤凰”之称。顺治十四年(1657)举乡试。遭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,在塞外生活长达二十三年。善骈体文、工诗。著有《秋笳集》。是集为吴兆骞诗文别集。凡八卷。前四卷为徐乾学所刊,后四卷为其子吴振所刻。卷一为《秋笳集赋》,卷二至卷三为《秋笳集诗》,卷四为《西曹杂诗》,卷五为《秋笳前集》,卷六为《拟古后杂体诗》,卷七为《秋笳后集》、卷八为《秋笳杂著》。集前有兆骞《奉健庵书》,自述其诗因“万里冰天,极目惨沮,无舆图记载,以发其怀,无花鸟亭榭以寄其兴,直以幽忧惋郁无可告语,退托笔墨以自陈写”。可见其诗发声凄怆,郁抑之情深涵其中,有非他人可比的特色。有康熙间刻本,《粤雅堂丛书》本、《丛书集成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典类涵

    见《五经类编》。

  • 瞻园词

    二卷。续一卷。张仲炘撰。张仲炘,字慕京,号次珊,江夏(今湖北武汉)人,张凯嵩之子。生卒年不详。光绪三年(1877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转任御史、给事中等职。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,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

  • 仪礼古今文疏证

    二卷。清宋世荦(生卒年不详)。撰。世荦字卣勋,号确山,临海(今浙江省东部)人。乾隆五十年(1786年)举人,知扶风县。著有《周礼故书疏证》、《仪礼古今文疏证》、《台州丛书》、《确山楼骈体文》、《红杏轩

  • 海叟集

    四卷。《集外诗》一卷。明袁凯撰。袁凯,字景文,号海叟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,因事为太祖所恶,伪作疯癫,以病免归。少时以《白燕》诗得名,人称袁白燕。其诗学杜甫,重在

  • 重修安徽通志

    三百五十卷,附补遗十卷。清吴坤修等修,何绍基、杨沂孙等纂。吴坤修(1816-1872),字竹庄,江西新建人。监生,从戎积功,官至安徽布政使。好读书,喜为诗,刻有《半庙园丛书》三十种,著有《三耻斋诗集》

  • 坤舆图说

    二卷。清南怀仁撰。南怀仁,西洋人,康熙中,宫钦天监监正。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,分十五条,皆言地之所生。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、山川、民风、物产、分为五大洲,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。与艾儒略的《职方外纪》大体

  • 温氏母训

    一卷。明温璜(1585-1645)录。璜初名以介,字于石,号石公,后改今名,字宝忠。乌程(今浙江省吴兴县)人。崇祯十六年进士,官徽州府推官。璜于顺治二年起兵,与金声相应,以拒清军。历四月,城破,手刃其

  • 洪范后案

    二卷。清王鸣盛(详见《尚书后案》)撰。在《西庄始存稿》中,卷十九至卷二十为《洪范后案》,即《尚书后案》的卷十二。此书一为初稿,一为定本,二者之间略有不同,相对来说初稿较简略而定本稍详细。但是此稿论《河

  • 东南纪闻

    三卷。撰者不详。从所载的内容看,大约是宋末、元初人所作。此书元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载,原本早已亡佚,卷数无考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馆臣从《永乐大典》中录出,分成三卷。共计八十四条,书中内容大部分是追记南宋

  • 周易纂解正宗

    六卷。清谢复茪撰。谢复茪字菁来,吉水人。其书先列朱子《本义》,以《直解》、《大全》、《蒙引》诸家之说各系于其下。他的儿子谢能立认为图说不完备,重加纂订,别为一编,附之于后。属私塾讲本之类。《四库全书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