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空谷香

空谷香

清蒋士铨撰。其生平见《冬青树》条。此剧写众花仙女被召到西天华严会上,其中有一幽兰仙女迟到二十九刻钟,被罚人世二十九年,托生为浙江海宁人姚氏之女。出生之时,其父梦见一枝幽兰,独生于空谷间,所以起名为梦兰。其父屡试不第,感愤而逝,其母改嫁与孙虎,梦兰随之相偕迁居山东济南,随即母也逝去。梦兰与怀抱邪念之后父居,饮泣度日,此时,梦兰已十六岁。有浙江钱塘人顾孝威,年近三十,新中进士,尚未授职,因故人成君美任直隶大名之兵备道,促其赴大名盘桓,顾孝威乃携一仆人红丝离家乡。而其妻甚贤惠,因无子嗣,劝夫买妾归。梦兰后父孙虎为顾孝威仆人红丝之亲,故红丝抵大名后,前往探视。见梦兰相貌端庄,性情安静,欲为主人作媒,与孙虎商量,以百两为身价,孙虎乃至大名见顾孝威订契约,取身价,且请买主亦与以契约书。顾孝威因赋一诗以代文契。孙虎先归济南,将送其女至大名时,有相识之济南府知府公子吴赖知其事,欲以二百两强娶之。孙虎贪而许亲。但知梦兰不愿,乃设计遣人迎之曰,汝父在知府府中得暴疾危笃,速去。及梦兰至,知被骗,乃装为喜悦之容,欣然应诺为妾,请归家取应用物件,吴赖母信之,云即刻备鼓乐来正式迎娶,乃先使之归宅。梦兰因既许顾孝威绝无从吴赖之意,在花轿来接时,遂执刀自刭,幸伤浅,为邻近医生所救。吴赖责孙虎而取回身价,禁止其府中出入。顾孝威来山东欲领取梦兰回乡。命孙虎送至济宁相会。孙虎要求立梦兰为正室,顾孝威诘其背约。示以婚书,孙虎夺而碎之,毁灭证据,骗取身价,率梦兰而去。其夕宿一旅店中,梦兰恨后父无礼,等人睡静,遂入厩中缢死。孙虎醒而寻之,幸时间尚短,得以苏生。店主知其情,责孙虎,令其再送济宁顾孝威处。孙虎谢前非,许以女与顾,但希望送梦兰至顾孝威乡中,孝威许之,雇舟一同南下。途中孙虎忽又翻悔前言,欲以梦兰为尼,孝威怒与之争。既而舟抵扬州,孙虎别雇一小舟欲夺归梦兰上陆。孝威急上陆诉之官府。适知县为其旧友鲁学连转任此间,即准其诉,捕孙虎解送济宁,并使孝威即在扬地与梦兰完婚。忽恶疫流行,梦兰染上疾病,乐师佛化身为医生来把梦兰救活,孝威乃偕梦兰安全到达钱塘家中。其妻王氏欢喜无限,妻妾毫不相妒,共事其夫。不久,孝威任江西南昌知县。经过十余年,梦兰生一子,由此得病,日益加重,遂应如来之召成佛。故旧相集哭之,皆叹其贞烈。此时天上花仙群集,共祝幽兰仙女二十九年后安然归来云。此剧描写薄命之女的不幸遭遇,表现作者对下层妇女命运的同情。此戏写真人真事,戏中着重塑造了梦兰这个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,人物性格有发展,也有变化,而情节绝不雷同。此书有《藏园九种曲》及《红雪楼九种曲》本,上海朝汇书庄据《红雪楼九种曲》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悟香集

    三十卷。明陆宝撰。生卒年未详。陆宝,字敬身,一字青霞。时人又称其为中条先生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以太学高等授舍人。后以母老乞养归。吟咏无虚日,作诗逾万首。卒后全谢山为撰墓表。见《鲒埼集》卷十四。此编

  • 高唐州续志

    二卷,首一卷。清毕一谦修,耿举贤纂。毕一谦字益之,满洲镶蓝旗人,贡监出身,乾隆七年(1742)任高唐州知州。耿举贤,邑人,举人出身。毕一谦莅任后,见旧志体制、叙述,皆有未备。欲重为修纂。又因距前志仅三

  • 陆状元通鉴

    即《增节音注资治通鉴》。

  • 韵府提纲

    二卷。清王士瑗撰。士瑗字诣蘧,别号蜗庐主人,山东潍县人。是书与华纲《字类标韵》相近,亦取《佩文韵府》之字,依《康熙字典》部分、各注明诗韵韵部。卷首有乾隆癸未(1763年)渤海李振琚序。次为凡例四则,设

  • 石仓历代诗选

    五百零六卷。明曹学佺(1574-1646)编。曹学佺字能始,号石仓。侯官(今福建侯官)人。明万历进士,天启年间官广西参议,后官至礼部尚书。有《易经通论》、《周易可说》、《书传会衷》、《春秋阐义》、《舆

  • 四书近指

    二十卷。明末清初孙奇逢撰。奇逢(1585-1675)字启泰,一字钟元,直隶容城(今属河北)人。与黄宗羲、李禺并称“三大儒”,为学本于陆(九渊)、王(守仁),而兼采程朱之旨,为清初调和朱、陆学派的首倡者

  • 平江县志

    五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。张培仁等修,李元度纂。张培仁,贺县人,曾任平江县知县。李元度,平江县人,道光举人(详见光绪《湖南通志》条)。平江县有志,始于宋代。然至明崇祯,先后所有本,或无存,或残佚。迄入清,

  • 左氏君子例

    一卷。宋李石(详见《方舟易学》)撰。左氏《春秋传》多有“君子曰”,林栗认为是刘歆所加,而李石则认为“似出左氏品藻”,是圣人示后学以褒贬大法,故录七十三条,为《君子例》。又以《圣语例》三十二条附于其后。

  • 转注本义考

    不分卷。清王金城(生卒年不详)撰。金城四川巴县人,时当光绪间。此书分上下两编:上篇根据《说文自序》所举转注之例,述其本义及与诸书分界,并将转注字一一胪列出来,以为标准;下篇据曹仁虎《转注古义考》对诸家

  • 河广

    谁谓河广?一苇杭之。谁谓宋远?跂予望之。谁说谓河广?曾不容刀。谁谓宋远?曾不崇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