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章邱县志

章邱县志

①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钟运泰修,焦敏栋、李兹纂。钟运泰字履安,钱塘(今杭州)人,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任章丘县知县。焦敏栋、李兹、均为邑人。《章丘县志》康熙三十年(1691)刻本。全书十二卷首一卷,分十二纲,六十三目,为:卷一地舆志:沿革、星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古迹、物产、风土,卷二建置志:城池、公置、学校、阖、属附仓铺、栖桥、绛楔等,卷三赋役志:户口、田赋、起运、本色、漕粮、行粮、仓粮、存留、额外,卷四官师志:王侯、仕官、名宦,卷五选举志:进士、举人、选贡、岁贡、忠良、忠孝、人材、通经、儒士、老人、封赠、恩阴、例贡、武职、武科、吏员,卷六人物志:名贤、忠臣、孝子、义士、文苑、隐逸、流寓、节烈、附贞女、仙释、方伎、奸雄,卷七至卷十二艺文志:文、诗、轶事志、杂录。卷首有目录、凡例、地图、学宫、八景、疆域、县治、漯河、胡山、名园、女朗山诸图,卷末有纪之竹跋。此志为续明万历二十四年知县黄复享之志而作。其记述上自万历二十五年,下迄康熙三十年,近百年文物。其中绘图尤精。② 十三卷,首一卷。清张万青纂修。张万青字初蓉,号萼栽。浙江分水人,乾隆十年(1745)进士。十一年(1746)摄平阴县。十三年(1748)调任蓬莱,十六年(1751)调任章邱任知县。十九年(1754)升为湖北兴国州知州。二十一年(1756)卒于任。此志纂于张万青掌章邱县后,志稿未成,张万青迁升兴国任知州。邑人遂成志稿,于乾隆二十一年(1756)志成。此编为续康熙钟运泰志而作。其体例基本仿照《安邱县》志体。其中人物志记述颇详,古迹目,尚能旁征博考,考据详实。③ 十六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吴璋修,曹楙坚纂。吴璋,浙江归安人,监生道光十三年(1833)任章邱知县。曹楙坚字良甫,江苏吴县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,升任刑部主事。吴璋掌章邱县后,初与邑人马绍援议及修志之举,因经费弗集而止。后吴璋捐金设局修志、(清)曹楙坚为主纂。历数月而成书。《章邱县志》道光十三年刻本。此志体例较严谨,收载繁富,考录较精。其可称之处有二:一是图制精致。在其志末王仲桂附记中曰:“国朝印传旧志绘图者:一为张君鉴,一为周君元章,皆一时名笔,昭人耳目。余何人斯敢援笔步二君后,与贤斯图者,亦惟取其真迹之昭著,而位置弗谬,易以工精术焉则幸甚。”二是记载尤丰,如卷十《人物志》中,详细记述了张养浩、袁崇冕、张国筹、胡东铭等的事迹,裨于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张氏义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晋张轨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张轨字士彦,汉常山王张耳十七世孙,官至凉州刺史。其事见于《晋书》本传及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。张璿《周易集解》中有《张轨易义》,列入二十二家中

  • 豳风广义

    三卷。清杨屾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屾,字双山,兴平(今陕西兴平县)人,平生从未出仕。杨屾从《诗经·豳风》中的诗出发,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,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。杨屾为了求得实

  • 信阳子卓录

    八卷。清代张鹏翮(1649-1725)撰。张鹏翮见《忠武志》条。此书摘录前代儒家语录,分七个条目编辑成书,并加上作者本人的评议。七个条目为:“体道”、“致和”、“存省”、“修己”、“治人”、“闲道”、

  • 尚书帝命期

    一卷。原题阙名,其他一些辑本多作《尚书帝命验》。本卷共辑有十三条,《白镜帖》所引“桀失玉镜,用其噬兽”一条与《太平御览》所引“桀失其玉镜,用其噬虎”大同小异;“禹白帝精”、“有人雄起”两条,见《太平御

  • 黄洛村集

    二卷。明黄宏纲撰。宏纲,字正之,鄠都(今陕西户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十一年(1516)举人。官至刑部主事。此集乃其孙宜璞所刻。上卷《书翰》,多与邹守益、罗洪先、聂豹辈讲学之语,盖宏纲师事王守仁、傅

  • 职思堂法帖

    八卷。清江湄(生卒年不详)辑。江湄,字秋水,生平籍贯不详。该帖刻成于康熙壬子(1672),上取自魏晋,下迄于宋元,共分八卷。卷首为王羲之的《雨后帖》,王氏该书帖《宣和书谱》中未收,却颇为元明鉴藏家推重

  • 赵饴山全集

    五种,三十七卷。清赵执信(1662-1744)撰。赵执信字伸符,号秋谷,又号饴山,山东益都人。康熙年间进士,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、右赞善。因于“国丧”期间观演《长生殿》被革职。其全集五种为《饴山诗集》二

  • 隶韵

    十卷。附碑目一卷 考证二卷。宋刘球撰。刘球,其生平不详。王应麟《玉海》记载,淳熙二年(1175)刘球表进此书,知其为宋孝宗时人。刘球进表中说:“缮刻墨本装背成册,是仿薛氏款识法贴之例,以墨拓传世”。明

  • 耕烟草堂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平畴(生卒年不详)撰。平畴,字种瑶,山阴(浙江绍兴)人。官历江西候补县丞。平畴工诗擅画,集中七古突兀瑰奇,如天风海雨,声势夺人,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。如:“扉底泥香芳草远、笠边雨细杏花开。”抒躬

  • 恒轩集

    六卷。明韩经撰。韩经,字本常,号恒轩,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人,(生卒年不详)。宋太尉韩琦之12世孙。经以行谊称于乡里,朝廷屡征不出仕,惟家居教授课徒至终。著有《恒轩集》。此集为其子韩阳所编。凡六卷,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