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典释文附录

经典释文附录

三卷。陈昌齐(?-1820)撰。陈昌齐字宾臣、海楼,广东海康人,清经学家。据《清史稿·陈昌齐传》记载:“乾隆三十六年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,累迁中允。大学士和珅欲罗致之,昌齐以非掌院,无晋谒礼,不往。大考,左迁编修。寻授御史,迁给事中。”累官至浙江温处道,历官数十年,以气节著称。归里后,历主雷阳粤秀讲席,修通志,生平精考据之学,长于天文历算,能诗文,著述终老。著作有:《经典释文附录》、《楚辞辨韵》、《历代音韵流变考》、《吕氏春秋辨误》、《淮南子正误》、《新书正误》、《管子正误》、《荀子正误》、《大戴礼正误》、《天学脞说》、《测天约书》、《临池琐语》、《赐书堂集抄》、《诗抄》、《赐书堂全集》等。《经典释文附录》书首有自序,称仿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旨意。凡注疏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说文》等书,所引经传与今所传本异,而陆氏未采录者,录入《经典释文附录》。据陈言,稿本不久毁于火,重辑得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各一卷,据此说《附录》,即为“补遗”。其《周易》卷中,引《丙子言易编》云,“‘考祥’古本作‘考详’。按阮元《周易注疏校勘记》,‘不详也’条下引古‘足利本’,‘祥’亦可作‘详’也。但郑及二王本并不如此。则古本必是唐后之本也。”又《尚书》卷中引及《纬书考·灵曜》,《毛诗》卷中更引伪《申培诗说》,其间每引异说,多不指所从。而“五子之歌”条下,硬谓“(王)肃注《尚书》,其言多是孔传,疑肃见古文,而匿之不言。”未免有拾阎(若璩)惠(栋)辈唾余之嫌。唯“岛夷皮服”条,引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郑玄、王肃之说,并称“鸟夷”。《疏》则云,“孔读‘鸟’为‘岛’,则唐初亦作‘鸟’字。今本作‘岛’,盖开元中所改,非古也。”又《载驰》条,引“宋苏(轼)氏作四章,朱(熹)子据之而本于《左传》,亦古义也。”然《七月》条,非郑注而是朱注,竟采及宋以后之说,则非补陆氏书的原旨。其纷芜者不可胜改,因而其学术价值有所降低。有嘉庆二十四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汀鹭诗余

    一卷。清杨传弟(生卒年未详)撰。杨传弟有《汀鹭文抄》。此书收词仅十三阕。慢词居多,而含蓄幽远,缠绵悱恻。谭献评之曰:“宛邻词派,不绝如线。盖以其寄托遥深。”有《云自在盦丛书》本。

  •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

    续补《古书疑义举例》的作品,详见“古书疑义举例五种”。

  • 粤草

    十卷。《蜀草》七卷。明郭子章(约1585年前后在世,生卒不详)撰。子章,字相奎,号青螺,又自号衣生。江西泰和人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历官广东潮州知府等。因平扬应在叛有功,官进太子少保、兵部尚书。

  • 明万历辽东诸道年表

    清吴廷燮撰。明洪武时期,辽海东宁按察分司,置而又废。至明中叶,诸道增创,首置守巡二道,系衔山东,成为布政司、按察司的分司。世宗嘉靖时期,明廷鉴于辽东局势紧张,在开原、宁前等地相继增置道,其守巡的名氏、

  • 孝经释疑

    一卷。明孙本撰。孙本字初阳,钱塘(今属浙江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著述有《孝经释疑》一卷,《古文孝经说》一卷。是书为问答体,一疑一释,以阐发其义,凡十八条,所见多当。本经引《尚书》一处,引《诗》十处,

  • 吴礼部词话

    一卷。元吴师道(1283-1344)撰。吴师道字正传。婺州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早年读宋儒真德秀遗书,深受影响。元英宗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,授高邮县丞。调宁国录事,乱兵过境,唯吴师道敢强压之。会

  • 说文段注案钞

    一卷,附《补钞》一卷。清桂馥撰。参见《说文解字义证》。是编为桂氏读段氏《说文注》的札记,各条下间加按语,有纠正段注之处,亦有引申段注之处。例如:“俦”字下段注:“自唐以前用‘俦侣’皆作‘畴’,绝无‘俦

  • 周礼故书考

    一卷。清程际盛撰。际盛原名炎,字焕若,号东治。江苏长洲县(今属江苏)人,乾隆庚子(1780)进士,官至湖广道御史。此书不但收集郑注明言故书之异文,并收读如读为之字,计《天官》三十余条,《地官》六十余条

  • 小序翼

    四卷。清张澍撰。澍字介侯,武威(今甘肃武威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庆未(1790)进士,入翰林,充实录馆纂修,散馆改外职,历署县事,晚年退隐西安,著述以终。此书为澍手书原稿,今藏巴黎国家图书馆,残缺殆将

  • 史续

    十八卷,清朱里撰。朱里字商角,号青莱,浙江钱塘(今属浙江省杭州市)人,明末诸生。《史续》取起于汉代至于宋代的一千五百九十九人,每人予以论断,作者持论甚正,但也是有为而发。与同时黄鹏扬的《读史吟评》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