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绿牡丹

绿牡丹

又名《四望亭全传》、《龙潭鲍骆奇书》、《宏碧缘》。撰者不详。《绿牡丹》是清代中叶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,大约成书于道光十年前后,作者已无可考。全书共六十回,叙述江湖侠女花碧莲与将门之子骆宏勋,在剪除武周佞臣及其党羽的过程中,相识相恋,几经挫折,终成眷属的故事。作品以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历史背景,以骆宏勋与花碧莲的婚姻为引线,以侠客义士除奸诛佞、迎王保驾为重要事件,揭露封建统治和土豪劣绅欺凌和残害百姓的罪行,歌颂了侠义勇为,为民除害的高尚品德。小说虽然以几个唐代著名历史人物如骆宾王、狄仁杰等作为陪衬,但人物之间的关系及生平事迹,均与史实不符,完全是一部虚构的演义小说。它之所以把时代背景推至“唐代”,不过是由于清朝文字狱严酷,不得不借演前朝旧事。它所揭露的正是清代中叶晚期,清王朝由盛而衰,政治更加腐败,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社会现实,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历史真实。故此书一刊行,便遭清政府禁毁。小说在艺术方面情节曲折,悬念迭生,有较强的故事性;注意随情节的展开,在动态中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,几个江湖英雄如鲍赐安、花振方、花碧莲等,尤为神形声色兼备,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;语言生动流畅,富有表现力;但作品文字比较粗糙,尤其是夹杂的诗词等韵文更显拙劣,时有语法欠通,用辞不当,叙述重叠繁冗,细节前后抵触之处。从以上特点来看,它似乎仅是根据评书艺人口述记录整理,并未经过文人细致加工创作的一部作品。《绿牡丹》刊刻的版本较多,主要有道光十一年文善堂刊本、道光十八年崇文堂刊本、光绪七年坊刊本、光绪十八年、二十九年的刊本等。今本有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本和1985年宝义堂书店本,为现代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祠录

    三卷。明叶性、谈伦同编。叶性,生卒籍贯不详,官至潮州府同知。谈伦,生卒仕履亦不详。该书主要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事迹、诗文及相关材料。书中首载韩愈遗像及韩山书院、鳄鱼、韩木诸图,其次录《唐书》韩愈传及

  • 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

    一卷。刘承干(1881-1963)撰。承干字贞一,号翰怡,别署求恕居士,浙江上虞人,迁居上海。喜校刻古书,刊有《嘉业堂丛书》、《吴兴丛书》、《求恕斋丛书》、《留余草堂丛书》、《希古楼金石丛书》等,编有

  • 文字会宝

    不分卷。明朱文治撰。朱文治,字简叔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生平不详。本书取前代之文,人各一篇,裒而成集。其凡例称,书家姓名均据文之朝代后先为序次。不过,其中亦有编排错误。如王勃在江淹之前,刘禹锡在骆宾

  • 枣林艺篑

    一卷。清谈迁(1594-1657)撰。谈迁原名以训,字若观,浙江海宁人。明诸生。入清后更名迁。所著多种,有《海昌外志》等。是编载曹溶所辑《学海类编》中,即谈迁《枣林杂俎》之一卷。所谈诗文,皆不出明人门

  • 圣求词

    一卷。宋吕滨老撰。吕滨老字圣求,嘉兴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作吕渭老;据嘉定五年(1212)赵师序,亦作滨老。二字形似,取义亦同,未详孰确。吕滨老在北宋末颇以诗名,赵师提及的《忧

  • 也是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邓凯撰。邓凯,江西吉安人,又名弘智,字无可,号药地和尚、是非和尚,生卒年月未详。唐王时,邓凯随杨廷麟、刘同升、万元吉等起兵,功授江西总兵。清军破赣州后,邓凯潜入云南,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

  • 啖蔗词

    四卷。清吴展成(生卒年未详)撰。吴展成字螟巢,浙江嘉兴人。本集收词首卷八十五阕,次卷五十六阕,三卷五十九阕。末卷别名《秋影山房琴趣》,四十阕,皆集绝妙好词者。次卷〔百字令〕,《中秋寓斋感怀寄楚云》三阕

  • 南宋杂事诗

    七卷。清沈嘉辙(约1729年前后在世)、吴焯、陈芒光、符曾(1688-?)、赵昱(1689-1747)、厉鹗(1692-1752)、赵信(1701-?)等同撰。沈嘉辙字栾城,焯字尺凫,曾字幼鲁,皆钱塘

  • 枕上语

    一卷。宋施清臣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参见《几上语》。

  • 论语论略

    一卷。清张恩蔚撰。恩蔚字冰王,慈元人。著有《大学阐要》、《中庸阐要》。其盛赞《论语》,称孔子为天生至圣,开万世学人之宗。之所以后人徒托空言,未能使孔子之思想实用,是因为后世诸家因私意曲解其学,各自把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