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群经宫室图

群经宫室图

二卷。清焦循(1763-1820)撰。焦循字理堂,一字里堂,晚号里堂老人,江苏甘泉(今扬州市)人,著名经学家、哲学家、数学家、戏曲理论家。少颖异,家寒微,勤苦于学。嘉庆六年中举,一应会试不中,即绝意仕进,专心于治学,设馆授徒。与阮元友善,又为其族姊夫,情好至密。阮元督学山东、浙江时,几次招他出游,切磋学问。后于里居筑“雕菰楼”,为读书著说之所,足迹不再入城市。死后,阮元作传,称其“精深博大,名曰通儒”。焦循于经史、历算、音韵、训诂,无所不精。诸如顾炎武、阎若璩、梅文鼎、毛奇龄、张尔岐、江永、程瑶田、钱大昕、段玉裁、王念孙、阮元、王引之、姚文田、汪中等,都受到他的高度评价。焦循与阮元齐名。在学术上认为汉学家的考据,在于考度繁琐,也反对明人的空虚以及“六经注我”的治学方法,而主张从实处下手,正确对待前人研究成果,切忌主观臆测,强调“通核之学”。认为学贵善思,并说自己平生最得力于“好学深思,空知其意”八字。提倡相互争辨,相互学习,认为孔子“当仁不让于师”这句话中的“不让”说的就是争辨。一生著述宏富,多达数百卷,除本书外,还有:《易章句》十二卷、《易图略》八卷、《易通释》二十卷(以上三种合称《易学三书》)、《易话》二卷、《易广记》三卷、《论语补疏》三卷、《周易补疏》二卷、《尚书补疏》二卷、《毛诗补疏》五卷、《春秋补疏》五卷、《礼记补疏》三卷(以上六种合称为《六经补疏》)、《禹贡郑注释》二卷、《孟子正义》三十卷、《加减乘除释》八卷、《天元一释》二卷、《释弧》二卷、《释轮》二卷、《释椭》一卷(以上五种合称为《里堂算学记》)、《北湖小志》六卷、《李翁医记》二卷(以上全都收入《焦氏丛书》)、《雕菰楼集》二十四卷、《忆书》六卷、《邗记》六卷、《红薇翠竹词》一卷、《仲轩词》一卷、《里堂家训》二卷、《扬州足征录》二十七卷、《诗陆氏疏疏》二卷、《论语通释》一卷、《易余龠录》二十卷、《花部农谈》一卷、《开方通释》一卷、《剧说》六卷、《焦里堂先生轶文》一卷、《三礼便蒙》四卷、《里堂道听录》五十卷。本书是焦循专论明堂制度的著作,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。明堂制度为儒家所重视,是读《礼》类书籍的关键所在,但由于记载疏略,争论很多,尤其如明堂九五之辨、堂室之分、户牖之繁、修广之数、方向位置,众说纷纭。蔡邕所作《明堂论》,误据秦汉之制为周礼,李谧所撰《明堂制度论》,语多悖晦。蔡、李两说并同于《考工记》、《大戴礼记·盛德》篇。清代惠栋以蔡邕之说为宗,著《明堂大道录》,颇不足信。焦循本书征引《周礼》等典籍中有关记载,进行仔细考证,并对蔡邕、张惠言、孔广森等的看法进行反驳,见解颇为独到。全书分为上、下两卷,上卷分城、宫、门、屋四类,作图三十一幅,附图七幅,下卷分社稷、宗庙、明堂、坛、学五类,作图十九幅,附图五幅。全书共九类,图五十幅,附图十二幅,每幅图均有说一篇,广征博引,进行考证。如根据《礼·月令》五大庙之文,解释匠人五室左右个为大庙的左右偏,并非别有隅室,其义较通;对明堂小于路寝的原因,也说得较为綦详。其它如认为有四荣一定有四霤,如果只是南北有檐,而东西无檐,那么两头翘起之檐将何所附?这就象说有东荣无东霤一样不可。又《礼》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,认为是门中之闑西,并非门西之闑西。所论俱通核。关于闱门历来聚讼不一,焦循考之“士冠礼适东壁见于母”注:“适东壁者,出闱门也,时母在闱门之外。妇人入庙由闱门”,然后以匠人左祖右社而明之,即宗庙在室之东,妇人由寝入庙之闱门,当在庙西。江永、戴震、张惠言都图闱门于东墙,孔广森则图在北墙、金鹗甚至认为四周都有闱门,均错,只有焦循此见独对。其考述夹室之制,黄以周《礼故》曾议其不对,论述东西堂下把东堂、西堂连续。也未合于礼。《礼经》所言,多是庙制,庙有东西墙则东西堂必定南向,而非东西向无疑。清代学者认为本书无凭空臆说之弊,也不株守旧说,考求古代宫室结构,至为详尽,是研究《礼经》的桥梁,也是历代论宫室制度诸书中较重要的一种。有《焦氏丛书》本、《皇清经解续编》本、光绪十一年梁溪朱氏小曝书亭重刊本、《焦氏遗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薮外史

    一卷。明蔡羽(生卒生不详)撰。蔡羽,字九逵,自号林屋山人,又称左虚子,吴县(今属江西省)人。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。好古文辞,自负甚高。著有《太薮外史》、《林屋集》、《南馆集》等。此书前有蔡羽嘉靖十

  • 云溪友议

    三卷。唐范摅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唐僖宗时吴(今江苏吴县)人,客居越地,自号五云溪(即若耶溪)人,故自命其书为《云溪友议》。此书载开元以后轶闻野史,共六十五条,其中尤以诗话居多,保存了不少诗歌史话,大都为孟

  • 前汉书平话

    上中下三卷。全称为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》,别题《吕后斩韩信》。不知作者姓名,元人编刊。讲史话本小说,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。书题“续集”,当必有已佚失的“正集”,此《续集》从“时大汉五

  • 崇明县志

    ①二十卷,首一卷。清赵廷健修,韩彦曾等纂。赵廷健,字乾若,陕西富平人,进士,乾隆二十四年(1759)知崇明县事。韩彦曾,清长洲人,官司经局洗马。此志卷首列序文、目录、凡例,凡志十有二,其建置二卷,赋役

  • 荫玉阁五种

    五种,五卷。清叶书编。叶书字伯丹,浙江临海人。丛书收临海人著作五种:宋林芳《田间书》一卷、宋潘音《读书录存遗》一卷、清叶舟《梅溪先生劝学质言》一卷、《山窗觉梦节要》一卷、明陈宏《竹窗存稿》一卷。其中前

  • 洪范后案

    二卷。清王鸣盛(详见《尚书后案》)撰。在《西庄始存稿》中,卷十九至卷二十为《洪范后案》,即《尚书后案》的卷十二。此书一为初稿,一为定本,二者之间略有不同,相对来说初稿较简略而定本稍详细。但是此稿论《河

  • 胡蒙溪集

    十五卷。《续集》六卷。明胡侍(约1542前后在世)撰。胡侍,字承之,别号蒙溪,湖北咸宁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授刑部云南司主事,晋广东司员外郎,嘉靖元年(1522)为严鸿胪寺右少卿

  • 尊水园集略

    十二卷。清卢世(1588-1653)撰。卢世字德水,别号紫房,山东德州人。明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授户部主事。补礼部,旋改御史,巡视漕运。入清,即家拜御史,征诣京师,托病辞官,卜居平原,自号南村病

  • 骈字凭霄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徐应秋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应秋字君义,号云林。浙江西安人。万历四十四年进士。官至福建布政使。此书采掇经史骈连之字,以备词藻之用。全书诠义十卷,释名十四卷。每卷又各分若干子目。注释简略,有的

  • 西园

    西园老树摇清秋,画船载酒芳华游。登山临水祛烦忧,物色无端生暮愁。百年此地旃车发,易水迢迢雁行没。梁门回望绣成堆,满面黄沙哭燕月。荧荧一炬殊可怜,膏血再变为灰烟。富贵已经春梦后,典刑犹见靖康前。当时三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