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平议

老子平议

一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)撰。俞樾,字荫甫,号曲园。浙江德清人。道光三十三年(1850)进士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、河南学政。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。撰有《群经平议》、《诸子平议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》,所撰各书,总称《春在堂全书》。《老子平议》是《诸子平议》第三部。此书以河上公、王弼、唐景龙碑、傅奕、陈景元、李道纯等诸家注本参考校注。诸子中异文最多的,莫过于《老子》。其书校注误文,阐明古义。如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,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”。俞樾认为,“惚兮恍兮二句,当在恍兮惚兮二句之下”。此书与吴澄注本言论相同。又如“抱一能无离乎”,他校注“古本有乎字。”与旧注相同。其书广征博引,校注都列举大量事例。然《老子》一书,文浅而义深,校注者大多都舍其书之原旨,只寻其枝节,俞樾也不例外。如“道可道非常道;名可名非常名”四句,俞樾所论“常与尚通,尚者上也。常道,上道也;常名,上名也。”与老子原旨相背谬。此书哀视群往,史事例引相互印证,使读者阅后知其例,并有所依据。现存《春在堂全书》本、1954年中华书局《诸子平议》本、1959年中华书局《诸子平议》(附补录)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辽疏稿

    一卷。原题为辽东巡抚东越喻安性题稿。安性撰有《铨垣疏稿》,天启元年正月由顺天巡抚丁忧,后调任巡抚辽东山海等处提督军务,汇其抚辽疏稿为一卷,内有属夷叩关,复赏举劾文臣五防功罪诸疏。

  • 岁寒堂诗话

    二卷。宋张戒撰。张戒,字不详,正平人,生卒年不详。绍兴五年(1135)四月因赵鼎荐,得召对,授国子监丞。绍兴八年(1138)以兵部员外郎为监察御史,累官至司农少卿,旋坐疏留赵鼎改外任。后以佐宣教郎主管

  • 昭忠录

    五卷。明周璟编辑,周璟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此书为成化间周璟上京请自唐以来褚仆射遂良祠入祀典而汇集此录,是篇无目录。书首列序舆图,卷一录奏疏、碑记、祀典;卷二发传志、史论;卷三录遗稿、题跋;卷四卷五

  • 海内奇观

    十二卷。明杨尔会撰。杨尔会,字圣鲁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《海内奇观》明万历刻本,共十二卷。分为:卷一,序文、凡例、皇明华夷一统图说、嵩岳图说、岱宗图说、华岳图说、衡岳图书、恒岳图说、白岳图说。卷二,

  • 周易汇解衷翼

    十五卷。清许体元撰。许体元字御万,灵武人。其书大旨以象为主,对于每一卦都是先观本象,次观系辞所取之象。凡时义德用之所在,均在象中见之。许氏认为八卦有本象,有象中之象,有理中之象。又说象中象与理中象各有

  • 松桂读书堂集

    八卷。清姚培谦(约1722前后在世)撰。姚培谦,字平山,华亭(今江苏华亭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诸生。善交游,名满江左。雍正中,保举人才,以居丧不赴。培谦好注书,有《增辑左传杜注》、《李义山诗笺》、《文心

  • 嗜退山房稿

    五卷。清帅仍祖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帅仍祖,奉新(今江西奉新县)人,字宗道,号介亭山人。十岁能诗,以才华自负。成年,科举颇不顺,后弃科举,闭门读书。性孤介,通晓医理。本集是仍祖自己编定,收录康熙

  • 两晋南北集珍

    六卷。清陈维崧撰。维崧字其年、伽陵,宜兴(今属江苏省)人,明副榜贡生,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召试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生卒年未详。著有《俪体文集》、《陈检讨四六》、《伽陵文集》、《湖海楼诗集》等

  • 今文周易演义

    十二卷。明徐师曾撰。师曾字伯鲁,江苏吴江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吏科给事中。师曾初从吕祖谦之说,著《古文周易演义》一书,不传。后因明代取士用注疏本,才又撰著此书。大旨以阐发《本义》为主。

  • 西域三种

    见《大兴徐氏三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