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肇论

肇论

一卷。姚秦释僧肇撰。僧肇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注》条。《肇论》为僧肇的论文集。卷首载《宗本义》解说本无实相法性,性空缘会五名一义之宗旨,概括全书大意。后载四篇论文:第一,《物不迁论》,发挥般若性空学说,认为有为之法,当处生灭。世界没有真实的发展与变化,刹那不住,非从过去流至现在,不从现在往至过去。所以动而常静,速而不转,若动而静,似去而留。第二,《不真空论》,谓世界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而生,有非真有,无非真无,乃虚假不实。历破心无即色本无三家不同意见。用真谛以明非有谓之空,俗谛以明非无谓之不真,于谛则二,于物则一,故名不真空。第三,《般若无知论》,谓“般若”无知无相,但却“无所不知”和明照万物。论中列有九番答难,后附刘遗民难和肇答。难中初问第三番以缘求知章,次问第四番无惑取之知章,最后问第五番无是无当。肇答以中论思想为指导,广泛深入地对中论八不玄义作了解释和说明。第四,《涅槃无名论》,前有《奏秦王表》,共分十九章。第一“开宗”章为全论大意,后十八章包括九重问答,设问之章称为“折”,第一章及回答之章称为“演”,合为“九折十演”。即:一初番演称开宗,二番折称覆体,演称位体;三番折称微出,演称超境;四番折称搜玄,演称妙存;五番折称难差,演称辩差;六番折称贵异,演称会异;七番折称结渐,演称明渐;八番折称动,演称动寂;九番折称穷源,演称通古;十番折称考得,演称玄得。全书字里行间到处渗透着对有余无余及大小乘不有不无,无智无得之义。此书约编于南朝陈时。其中有人怀疑《宗本义》和《涅槃无名论》并非是僧肇亲笔所作。僧肇是姚秦时著名高僧之一,所作《肇论》对研究僧肇及其佛教学术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。现常见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,此书已被收载其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金集礼

    四十卷。不著撰人及成书年月。据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载,此书为金章宗明昌六年(1195)礼部尚书张玮等所进。分类编撰,收录帝王后妃尊号、册谥、祠祀、朝会、燕飨、仪仗、舆服等门。“数金源之掌故者,此为总汇

  • 春秋穀梁传

    旧题穀梁赤(生卒不详)撰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穀梁传》十一卷,班固自注:“穀梁子,鲁人。”唐颜师古注以为名喜,并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云:“子厦传穀梁赤。”据唐杨士勋《春秋穀梁传序疏》云:“穀梁子,名穀,

  • 诂幼

    一卷。南朝宋颜延之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参见《庭诰》。按《隋书·经籍志》小学类载:“梁有《诂幼》二卷,颜延之撰。”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著录为《诂幼文》二卷。其书久佚,唯唐宋人著述中尚有所引。是书乃马国翰辑颜氏

  • 诗考补注

    二卷。附《补遗》一卷。清代丁晏撰。丁晏曾著《六艺堂诗礼》七卷,此书即为其一。宋王应麟《诗考》因系草创,未及审定,错误较多,有的前后重复,有的次序失当,有的援据不准。近世刊本讹误更多。丁晏此书对《诗考》

  • 澹友轩集

    十六卷。清薛所蕴(1600-1667)撰。薛所蕴,字行屋,号行坞;又字子展,又号桴庵。孟县(今属河南)人。明崇祯元年(1628)进士,官至国子监司业等,后降李自成。入清,官至礼部左侍郎,后受御史高尔俨

  • 式训堂丛书

    第一集十四种四十二卷,第三集十二种五十三卷。清章寿康编。章寿康字硕卿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光绪初年是张之洞的谋臣。喜欢研究古籍和金石学,年轻时,跟随父亲到四川,就开始以刻书为事。后来,章

  • 四史鸿载

    四十卷。明穆文熙编撰。文熙生平事迹详见《七雄策纂》条。《四史鸿载》选录《左传》十二卷、《国语》八卷、《战国策》八卷、《史记》十二卷,皆注字义。有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朱朝聘刻本,现为美国国会图书馆

  • 何宫赞遗书

    六种,十一卷。清何若瑶(详见《春秋公羊注疏质疑》)撰。是书前三种为经史著作,《春秋公羊注疏质疑》二卷,《前汉书注考证》一卷,《后汉书注考证》一卷,本书有专条介绍。其次为何氏诗文集,《海陀华馆文集》一卷

  • 绵竹县乡土志

    不分卷,清黄尚毅纂修。黄尚毅字仲生,邑人,举人。清末,蜀中各邑大都奉部令编纂乡土志,此篇亦其中之一。《绵竹县乡土志》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刻本不分卷。其分为三科:一曰历史,甲沿革,乙政绩,丙兵事,丁

  • 论语古解

    十卷。清梁廷楠(1796-1861)撰。廷楠字章冉,广东顺德人。官至澄海县训导。清史学家、戏曲家。精于史部,有《南汉书》、《金石称例》、《论语古解》、《粤海关志》、《海国四说》、《夷氛闻记》等。擅长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