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航澥遗闻

航澥遗闻

一卷。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。任光复,字廷贵,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,生卒年月不详。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,后降清,归里教授终老。《航澥遗闻》记顺治三年(1646)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,后死于金门,至任光复出降于清时止。书中任颖眉即任光复,盖为任光复原名号。任光复曾为鲁王监军职方郎中,身历诸事,故于鲁王诸臣情形及舟山、崇明、京口抗清战役记载详尽,对郑成功、张煌言、张明振及鲁王监国诸臣死于难者情形亦记载较详,尤于鲁王诸臣互相倾轧及张明振忠心报国情形直书不讳。任光复为明末遗民,长于文笔,《航澥遗闻》为其归里后追忆见闻所记,记鲁王监国在顺治三年(1646)六月,顺治三年(1646)系顺治二年(1645)之误。《罪惟录》记鲁王监国于绍兴在顺治二年(1645)七月,《南疆逸史》记其在闰六月,盖鲁王监国初于台州,确系六月,而后移驻绍兴,故诸书记载其时地先后及月日多有不同。《航澥遗闻》原书有题作“汪光复”撰,“汪”字系“任”字之误。书名“澥”即“海”字,系避鲁王以海之讳。《航澥遗闻》又名《航澥遗文》,有《荆驼逸史》本,又有《鲁王纪事》传抄本,原题任光复东顽撰,即《航澥遗闻》一书,该书前有小引,为任光复自撰,以诗铭志,为《荆驼逸史》本不载。又有北京图书馆藏《明季野史三十四种》传抄本,作《续明季遗闻》,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作《明季续闻》,与《航澥遗闻》内容略同,谢国祯认为“恐系一书”(《增订晚明史籍考》),均题作汪光复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靖诗集

    四卷。宋林逋(967-1028)撰。林逋,字君复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孤力学,恬淡好古,隐居西湖狐山二十年,终身不仕,所居植梅蓄鹤。世称其“梅妻鹤子”。死后赐号和靖先生。其诗如其为人,风格淡远,多

  • 十三经客难

    五十五卷。清龚元玠(1703-1784)撰。元玠字鸣玉,一字瑑山,号畏斋,江西南昌(今南昌市)人。乾隆十九年进士,官贵州铜仁县知县,在任完善城建,倡修学宫。后降改教职,补抚州府教授。元玠少贫好读书,未

  • 愧郯录

    十五卷。南宋岳珂(1183-1234)撰。岳珂字、号、籍贯及生平事迹详见《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》。此书主要杂记宋代各种制度,间及金制,参证旧典之异同。取《左传》郯子来朝、仲尼问官之事,以所言通知掌故,有

  • 道腴堂诗集

    四卷。清曹煜曾(约1710年前后在世)撰。煜曾号麓蒿。上海人。康熙末贡生,与其弟炳曾、煐曾齐名。本集是其孙锡室所编,《石仓世纂》之第一种,计收诗一百五十五首。煜曾为云间董俞弟子,所以他的诗声律格调颇有

  • 长白汇征录

    八卷,首一卷。清张凤台等修,刘龙光、王大经纂。张凤台(约1860-1925),字鸣岐,河南安阳人,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,历任知县、官制局参议、知府。民国初年,先后任政治讨论会会员,参议院参议,

  • 字学汇海

    四卷。清翰林苑编。是书全称《翰苑初编字学汇海》,为应试土子所必备。卷一为《字学举隅》,卷二为《字学便览》,卷三为《字学举隅续编》,卷四为《敬避字样》、《抬头字样》、《对策条例款式》、《磨勘条例摘要》、

  • 西村先生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明史鉴(1434-1496)撰。史鉴,字明古,江苏吴江人。学者称之为西村先生。少受知于徐武功,与吴文定、沈启南为友,攻史学,于古今治乱之端,指掌论说,咸中肯綮,而不屑以求一试。成化中,三原王

  • 大竹县志

    ①四十卷,清翟修,王怀孟纂,蔡以修续修,刘汉昭续纂。蔡以修,曾任大竹县知县。刘汉昭,举人。《大竹县志》道光二年(1822)刻本。全书共四十卷,分为:卷一至卷十,星野、图考、建置、沿革、疆域、形势、山川

  • 严永思先生通鉴补正略

    即《资治通鉴补正略》。

  • 学礼质疑

    二卷。清万斯大(1633-1688)撰。斯大字充宗,晚号跛翁,学者称竭夫先生。浙江鄞县人。曾从学黄宗羲。入清后,不满清统治,弃举子业,研习诸经,尤精《春秋》、《三礼》。其治《礼》不拘汉、宋,不盲从前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