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草庐说经三种

草庐说经三种

四卷。清诸锦撰。诸锦,生卒年不详,字襄七,别字草庐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雍正间进士,官金华府教授,乾隆初举鸿博,授编修,迁赞善(东宫之官)。诸锦长于词章,诗法黄庭坚、陈师道。兼治经学。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大抵诸氏之学,长于诠次,而短于训诂。仍不脱清代文人撰述之习是也。”此书收录诸氏经学著述三种。研究《诗经》的则有《毛诗说》。汉代以后,学者治《诗》一依毛传、郑笺,于《诗》义不敢有所发明。宋朱熹《诗集传》对汉以来被人信而不疑的《毛诗序》作了总的批判,基本摒弃了《毛诗序》中的陈腐观点,博采《毛传》、《郑笺》及三家诗义之长,颇多新见解。但是,《诗集传》解诗,杂有道家偏见,甚至把《诗经》中涉及爱情的24篇作品斥之为“男女淫佚”之诗。另外,朱子说《诗》也有疏忽之处。如《邶风·柏舟》称“妇人不得于失,故以柏舟自比。”其说与《小序》同。后作者注《孟子》又云《柏舟》乃“仁人不遇之作”。可见前后抵牾如此。况且书中也时有穿凿之处。诸锦此书采用苏辙《诗集传》之体例,全宗《诗小序》,先佐证而后发挥其说,言简意赅,确实有推排异说之功。《夏小正》本《大戴礼记》中的一篇,后戴德为之作传,才独立成篇。它记载古代每月的物候。宋傅松卿著《夏小正戴氏传》,其体例首列正文,次列传于后。并附注释和己见。诸锦精选戴氏、傅氏及清代各家之说,加之己见,作《夏小正诂》。《仪礼》全书十七篇,有燕礼、聘礼、公食大夫礼等诸礼而无飨礼。诸锦根据《周礼》有关大宴宾客的记载,依次罗列、然后取传注中的有关条文相考释、作《飨礼补止》,以补《仪礼》之缺。《草庐经说三种》为诸氏门人嘉兴徐士凤书,刻写很工整。目录:《毛诗说》二卷、《夏小正诂》一卷、《飨礼补止》一卷。有清乾隆间绛跗阁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三经类语

    十四卷。旧本题明罗万藻(生卒年不详)编。罗万藻字文止。天启七年举人。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。本书因坊本《五经类语》,而广取“十三经”增补而成。分一百三十四类。杭州鲁民重又为之作注。

  • 江华县志

    ①九卷,杜渐修,费柏纂。杜渐,字无考,番禺(今广东广州市)人,举人,曾任江华县知县。费柏,字公秀,大同乡人,嘉靖举人。《江华县志》明万历二年刻蓝印本。共九卷,为分:卷一,天文志,其子目曰星野、气候。卷

  • 清寤斋欣赏编

    一卷。明王象晋(详见《群芳谱》条)撰。此书一卷,分六类,即曰葆生要览、曰儆身懿训、曰佚老成说、曰涉世善术、曰书室清供、曰林泉乐事,内容均采自明人说部文献。

  • 沈归愚全集

    清沈德潜(1673-1769)撰。沈德潜,字确士,号归愚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乾隆初举博学鸿词,不遇。举进士时年已近七十。命值上书房,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辑有《古诗源》、《唐诗别裁》、《明诗别裁》

  • 秋泾笔乘

    一卷。明宋凤翔(生卒年不详)撰。凤翔,字羽皇,秀水(今属浙江省)人。万历四十年(1612)举人。此书所载均为史传杂事,并附以议论,但多为迂阔之论。其中也有如记太仓王千户入海见龙抱石事等神怪之类的内容。

  • 七十家赋钞

    六卷。清张惠言(1761-1802)选编。张惠言武进(今江苏常州市)人。字皋文。嘉庆四年(1799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早年治经学,精通《周易》。善属文,工骈文辞赋,后受桐城派影响,治古文,开创了阳湖

  • 周易虞氏义笺

    九卷。清曾钊撰。曾钊字敏修,又字勉士。南海人。道光拔贡,曾官钦州学正。清代张惠言曾著《周易虞氏义》,对虞翻易学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和阐发。但其中亦存在许多失误。曾氏此书即补正了张氏的疏漏,严格遵守

  • 守山阁丛书

    一百一十种,六百五十二卷。清钱熙祚编。钱熙祚字锡之,金山(今江苏镇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清代藏书家,善长校勘古籍。道光初年,钱熙祚得张海鹏《墨海金壶》残版,并增补五十六种,成此丛书。钱氏因张海鹏所刊抉择

  • 蓬溪县志

    十六卷首一卷,清吴章祁修,顾士英等纂。蓬溪县志,明以前无闻。清康熙间创于县令沈之彪,而散佚于吴三桂之战乱,越四十年而县令徐缵功重辑之。又七十余年,时乾隆五十一年(1786),郡守张松孙倡修潼属八邑志,

  • 天文揭要

    二卷。美国赫士口译,清周文源笔述。赫士生平籍里见《光学揭要》条。是编分上、下两卷十八章。按其纲领旨趣,可以类分为三:或假诸器以步诸曜之经纬,或证诸曜之吸力与行向,或论诸曜之形势体质。末列杂问图表。其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