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蜀石经残字

蜀石经残字

一卷(百一庐丛书本)。清陈宗彝刊。宗彝尚刊刻过《汉熹平石经残字》。此书前有其父醒斋老人序,次为《毛诗》及《注》残字,后附道光五年独抱居士跋。次为《左传》及《注》残字,后附助刊各家姓名及道光八年宗彝和顾千里的跋。书中所刊的经和注是:《毛诗》,卷第一自《鹊巢》注“爵位故以兴焉”起,至卷末《驺虞》章止。卷第二自“《邶风·柏舟》训诂传第三”起至卷末“二子乘舟”章止,计存毛诗卷一的下半卷和卷二的全卷。《左传》自昭公二年传注“唯晏子信之曰夫子君也”句的“子”字起,至“吾闻之也忠信礼之器也”句的“闻”字止,中间脱经文十四字。又自传注“宗犹主也”句“主”字起,至“女罪不恤而又何请焉”句“而”字止,共计存《传》与《注》六百余字。所刊的毛诗,即王昶《金石萃编》中据以作《毛诗石经残本跋》,吴骞拜经楼各著中据以作《蜀石经毛诗考异》,冯登府《石经补考》中据以考毛诗残本,严杰据以作《蜀石残本毛诗考证》,而钱大昕《金石跋尾》、《左传残字跋》中所谓求访四十年不可得的蜀石经毛诗。所刊的《左传》,即钱大昕《金石跋尾》据以作跋,冯登府《石经考异》据以考左传残本,而缪荃孙据庐江刘氏所获蜀石经作的《校记》中所谓左传昭二十六年之六百余言而误以昭二年为二十年的蜀石经。天下历见各家著录题咏的蜀石经,《毛诗》有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邶风》,《左传》有《襄公二年》全卷,《昭公二年》六百余字。《公羊传》有《桓公六年》卷第二,《穀梁传》有《襄公》十九行,《文公》五行,《周礼》有《夏官》三十六行。《秋官》上下卷和《考工记》。此外别无传载。其中《左传》之《襄公二年》全卷,《昭公二年》六百余字,《公羊传·桓公》第二卷,《穀梁传》之《襄公》十九行,《文公》五行,《周礼·秋官》上下卷和《考工记》,悉归庐江刘氏所有,已照原刻影印传世。只有《周礼·夏官》及《毛诗》之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邶风》不知流落何处,久已不传。虽然毛诗残本有王昶、吴骞、冯登府、严杰诸家为之校订,因而其经文传笺与各本的同异之处不难藉之以传,但孟蜀的原刻无从窥见,毕竟不能使人无憾。而幸能存其原刻,使人得识原貌者,只赖有陈氏此刻了。陈氏此刻,虽仅刻《毛诗》、《左传》两种,与庐江刘氏影印孟蜀石经多种不可同日而语,但久已不传的《毛诗》,竟赖以存,确实是人间孤本。其字句与《经典释文》、《唐石经》相合的虽然很多,但脱误处也不少。阮元《毛诗注疏校勘记》历举其经文、传文、笺文之误,认为其乖异甚多,均无足取,只有《甘棠》笺“重烦劳百姓”一条,与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合,还算可取。阮氏的指摘,固然不是苛论,但经、注并刻,始自孟蜀石经。原石久毁,原拓也久失传,即此毛诗重刻本也只有一卷本。硕果仅存,是极为珍贵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当轩集

    十六卷。元王旭(生卒年不详)撰。旭字景初。东平(今属山东)人。《山东通志》称“旭与同郡王构、永平王磐俱以文章名世,天下号为三王。游历天下,终生未仕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曰:“其诗随意抒写,不屑于雕章琢

  • 达斋书说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年)撰。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,清代著名学者,道光三十年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河南学政。俞樾治学宗法王氏父子,所治经、子、小学,大要在正句读、审字义、通古文假借

  • 离骚经章句义疏

    一卷。清张象津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象津,字汉渡,号莪石,另号雪岚,济南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举人,官济南学正。卷首为张象津自序。先录朱熹小序,再疏《离骚》正文。全诗分为十九节,三大段,第一段止“

  • 产宝诸方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四库全书》判为宋人著作,原书已佚,据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重行整理编次,仍为一卷。此书论保产之法甚为详备,首为调经养血之方,次为安胎之法,再为胎中诸病证治,然后为催生、产后诸方,最后列

  • 逸诗

    一卷。朝鲜申绰撰。该本前有申氏自序,序云:“古者逸诗,自有其书。故释文衡门篇下,有云逸诗本作,而今不可见。其逸诗之残篇断章,兹随手采录,缮写一本。其似诗非诗,如谚若俚者,不敢辄收,弃亦可惜,并姑附见卷

  • 古文参同契集解

    三卷。明蒋一彪(生卒年不详)撰。蒋一彪,自号复阳子,余姚(今浙江省)人。《周易参同契》的各家注本,有的分章,有的不分章。但无论分章与否,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,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。明代杨慎,则另出一本,

  • 易精蕴大义

    十二卷。元解蒙(生卒年不详)撰。解蒙,字求我(《江西通志》作字来我,因形近而误),吉水(今属江西)人。天历元年(1328)举人。与其兄解子尚(字观我)以善《易》名于当时。该书于彖爻之下,采辑先儒之说,

  • 离骚图

    不分卷。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》称一卷,《涉园鉴藏明版书目》作三卷。明萧云从(1596-1673)绘。萧云从,字尺木,号默思,一号无闷道人,晚年又号钟山老人,别号于湖渔人、石人、东海萧生、梅石道人、江梅、

  • 周易象义

    四卷。明唐鹤征(1538-1619)撰。鹤征号凝庵,江苏武进人。唐顺之之子。少承庭训,于九流百家,天文地理、稗官野史,无不究极,尤归心于老庄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

  • 峨眉县续志

    十卷图一卷,清李锦成修,朱荣邦纂。李锦城,德化人,曾任峨眉县知县。朱荣邦,泸州人,举人,教谕。宣统二年(1910)李锦成任知县后,见邑志自前令王燮纂修后,已近百年无人续修。而时事变迁,沧桑屡改,历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