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诸子平议

诸子平议

三十五卷。清俞樾撰。俞樾生平见“广雅释诂疏证拾遗”。《诸子平议》仿照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体例,所平议者为《管子》、《晏子春秋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商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春秋繁露》、《贾子》、《淮南内篇》、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,凡十五种。依照原著顺序,摘录文句,加以考辨,大凡在于考订讹舛、审定字义、发明通假、正其句读等。宗法高邮王氏父子,以古音求古义,不限形体,颇多精意,为学者所称道。唯刻意求新,武断凿空之论,时或有之,论者谓其精审远逊于王氏父子之书。《诸子平议》收入《春在堂全书》,有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刊本;中华书局1954年印本通行。

三十五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)撰。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省德清县人。道光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,河南学政,因事罢职。后侨居苏州,主讲苏州紫阳书院、上海求志书院、德清清溪书院、归安龙湖书院等。而主杭州“诂经精舍”达三十年。同治年间总办浙江书局,精刻子书二十二种。提倡通经致用,主张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。撰述宏富。著有《群经平议》,《古书疑义举例》,《春在堂随笔》,《右台仙馆笔记》,《茶香室经说》,《宾萌集》,《春在堂杂文》,《春在堂诗编》等。《诸子平议》是俞樾的一部杂考之作,俞樾训诂主汉学,义理主宋学,治经以王念孙、王引之父子为宗,是仿《读书杂志》而作,为读古书之一助,大体内容撰述治先秦诸子等,共十五种。有《管子平议》六卷、《晏子春秋平议》一卷、《老子平议》一卷、《墨子平议》三卷、《荀子平议》四卷、《列子平议》一卷、《庄子平议》三卷、《商子平议》一卷、《韩非子平方》一卷、《吕氏春秋平议》三卷、《春秋繁露平议》二卷、《贾子平议》二卷、《淮南内篇平议》四卷、《扬子太玄平议》一卷、《扬子法言平议》二卷。诸子之书,文辞深奥,且多古文假借字,诸家注疏,不能尽通,后人传写,又不免颠倒错乱。俞樾列举诸子中疑难之句,正其句读,审其字义,疏通古文假借,多有精义。该书也收入俞樾《春在堂全书》。有清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刊本,有中华书局1954年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草校尚书

    四卷。清丁鬯撰。丁鬯约为晚清时人,与俞樾同时或稍晚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最要者,证“四岳”是四人,而非一人。丁鬯认为,帝咨四岳者五事,其中四事都有“佥曰”字样,说明四岳为四人无疑;只有“巽位之咨”

  • 二谷读书记

    二卷。明侯一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候一元字舜举,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嘉靖十七年(1538)中进士。官至江西布政使。此编为作者的读书杂记。书中多为阐发《四书》的宗旨大义,大抵多为前人所言,无更多新义。而对

  • 警心类编

    四卷。明张位(详见《问奇集》条)撰。此书是张位罢相后所辑。所以书中多有老子谦退之旨、佛氏因果报应等。

  • 王公处分则例

    四卷。不著编辑人名氏,也无著成年月。根据书的内容,可以断定为道光时所修。其卷一为公式,卷二为选举、考劾、限期、封荫、文移、营私、仓库、俸饷、户口、恤赏承催解支、灾赈、本章,卷三为祀典、仪式、印信、考试

  • 四书因论

    二卷。清许桂林(1778-1821)撰。许桂林字同叔,号月南,江苏海州人。著有《易确》二十卷、《毛诗后笺》八卷、《春秋左传地名考》、《穀梁释例》四卷、《四书因论》二卷等。是书分十二篇,因勉强论曲直第一

  • 事物纪原集类

    见《事物纪原》。

  • 徐青霞行述

    一卷。清徐根、徐彦林、徐椽等撰,所述为其父徐玉举事迹。玉举字青霞,江苏甘泉(今江都)人。嘉庆十八年(1813年)举人,纳赀为刑部员外郎,升郎中,后以病归里。此书有道光年间刊本。

  • 论语浅解

    四卷。清乔松年(1814-1875)撰。松年字健侯,号鹤侪,徐沟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进士。官至东河总督。著有《藦萝亭札记》等。松年长于经世之才,故其说重经世致用。是书用浅显语句解释《论语》,故名

  • 北游录

    六册。明谈迁撰。谈迁(1594-1657),原名以训,字观若,明亡后改名迁,字孺木。浙江海宁县枣林人。明诸生,终生未仕。好审古今治乱,熟于历代典故,立志编撰明史。以《明实录》为本,参阅诸家史书,编明代

  • 经典稽疑

    二卷。明陈耀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耀文字晦伯,确山(今河南确山)人,万历三十八年进士,历官至按察司副使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正杨》、《学林就正》、《学圃萱苏》、《天中记》、《花草粹编》等。古人专门之学皆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