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象州志

象州志

①四卷,清李宏湑、苏洪、陆蔼吉修,蒋日莱、吴光升纂。李宏湑,江南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任知州。苏洪,江南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监生,乾隆间任柳州府通判,二十七年(1762)知州。陆蔼吉,江南元和(今江苏南京)人,贡生,乾隆二十七年知州。蒋日莱,江南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贡生,乾隆十九年(1754)任知州。吴光升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,举人,候选知县。明监察御史吕景蒙草创州志一卷,万历间知州李维岳修为四卷,雍正间祖承琇再修。此志经蒋日莱、李宏湑、苏洪、陆蔼吉四任知州之手而成。志成于乾隆二十九年(1764),同年付梓。《象州志》乾隆二十九年刻本,全志共四卷,为卷一天文、舆图、沿革、疆域、山川,卷二民赋、盐法、学校、建置、坛庙,卷三秩官、选举、军政、名宦,卷四迁谪、人物、诸蛮、记序、诗钞、杂录,共二十门。此志体例较完备,搜采广博,考证精确。② 不分卷,清李世椿修,郑献甫纂。李世椿,字晴浦,江西南昌人。同治七年(1868)至九年(1870)象州知州。郑献甫(1801-1872),原名存纻,以字行,别字小谷,又号白石,广西象州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曾先后讲学于桂林榕湖书院、秀峰书院、柳州柳江书院、广州越华书院、象州象台书院等。著有《郑小谷全集》,是广西著名的诗人。此志踵乾隆蒋日莱志而修,增补职官、科举表及各里分图,使之脉络清楚,阅者了然。志成于同治九年(1870)。《象州志》同治九年刻本,全书不分卷,志前李世椿序、凡例十则,志末郑献甫跋,以纪地、纪官、纪人、纪故四帙。纪地帙:沿革表、疆域道里、山川名胜、城市建置、物类生产;纪官帙:秩官表、(官著绩于此者,间为小传、官于此者,亦为连书)、田赋额数、学校典礼、兵储防备;纪人帙:科举表(人名行可记者,间为小传、妇女可记者,亦为连书)、人民术业、风俗礼节、时事理乱;纪故帙:沿革故绩、政事典故、时事理乱。纲目不烦,众目已括,为全志大概。此志文词雅洁,条理井然,通人之笔,可称佳作。此志凡例十则较集中地反映了郑献甫的方志学术思想。对潭、溜二水源流和谭中,、溜中二县地的考证及有关田粮的记载,内容翔实,极为精详。此志刊行,对广西各州、县修志产生较大影响。颜嗣徽的《迁江县志》、莫炳奎的《邕宁县志》、梁吉祥的《贵县志》、黄诚沅的《武缘县图经》、程大璋的《桂平县志》等较有名的方志,皆师其意而小变之。该志最早的版本为同治九年(1870)刻本,翌年由桂林鸿文堂杨云逵刊印,1968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以影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衎石斋纪事稿

    十卷。《续稿》十卷。《刻楮集》四卷。《旅逸小稿》二卷。《续良吏述》一卷。清钱仪吉(1783-1850)撰。钱仪吉字蔼人,一字新梧,号衎石,一号心壶(又作星湖),又自号衎山樵。浙江嘉兴人。嘉庆进士,选庶

  • 青溪暇笔

    三卷。明姚福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姚福,字世昌,自号守素道人,江宁(今江苏省南京市)人。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。共三卷,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,多为正史所不载者,可补正史之不足,有一定的史料价值

  • 玉烟堂董帖

    四卷。明陈元瑞(生卒年不详)汇刻董其昌书。陈元瑞,生平不详。除此帖外,陈氏还刻有二十四卷的《玉烟堂摹古法帖》。该帖专刻董氏书迹,共有四卷,其中第一卷有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自叙》、《天台赋》、《洛神赋》,第

  • 迩训

    二十卷。明方学渐(约1573年前后在世)撰。方学渐,字达卿,号本庵,桐城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官大理寺少卿。著有《桐彝》三卷等。《迩训》一书专载方学渐家乡人物的言行、事迹、交谊和他的先世可以效法的事迹的笔

  • 冰斋文集

    四卷。清怀应聘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怀应聘字莘皋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本集是怀应聘自编,皆散体古文,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。有清钞本。

  • 青楼集

    一卷。元夏庭芝撰。夏庭芝字伯和,号雪蓑钓隐(一作雪蓑渔隐)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,生卒年不详,约为元末明初时代在世。《青楼集》属笔记类,书中记载了元代以下百余个女艺人的小传,有杂剧艺人珠帘秀、李芝秀

  • 产宝

    见《经效产宝》。

  • 苑洛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韩邦奇(1479-1555)撰。韩邦奇字汝节,号苑洛,朝邑(今陕西大荔)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,累官至吏部员外郎,南兵部尚书。曾因以疏论时政,多次被诬奏怨谤,逮系寺官,屡起屡罢。韩邦

  • 桐山老农集

    四卷。元鲁贞撰。贞字起贞。自号桐山老农。开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集包括文三卷,诗一卷。凡元代所作皆题至正年号,入明以后,惟题甲子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曰:“诗不出元末之格,且间有累句,殊非所长

  • 其一暮天新雁起汀洲,红蓼花开水国秋。想得故园今夜月,几人相忆在江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