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

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

无卷数。清李兆洛辑。前列赵南星至朱国祯十一人,为“东林翰墨”。又缪昌期至侯歧曾十四人,附候氏书五家。自跋说,明时诸书家,随听见入石,故不能依先后次弟入石。始于道光六年(1826)春,完于十四年(1834)秋。续刻是从邹元标至徐石十四人,与前刻重见者为邹南泉、杨大洪、缪昌期、侯豫瞻四人。此帖卷首题云:古来称工书者,魏晋则钟繇、王羲之,唐宋则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苏轼、黄庭坚。自从以书为艺,而其途遂分,然端人杰士之书,要无不工,盖志气流露,自不可掩,此本末之辨也。余多见采元以下忠义之迹,次第借摹以永其传。按李兆洛此刻,用帖与其它人刻帖相同,需要指出的是,李兆洛学识渊博,所采诸贤书并非赝本。此帖出通家,自然精雅可观,决非其它俗本所能及。只是其中多明贤人书,以其流传还多,所以不能为世人多重。“辨志书塾”是暨阳书院山长所居之斋。有常州暨阳书院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静学庐逸笔

    二卷。清代施文铨(生卒年不详)撰。施文铨字寿民,安吉(今浙江省西北部)人。此书主要摘列经史有关内容,加以考据评论。一卷分“易”、“书”、“诗”、“礼记”、“周礼”、“评史”、“家乘”、“戒语”、“异教

  • 春秋经传阙疑

    四十五卷。郑玉(生卒不详)撰。郑玉字子美,歙(今安徽歙县)人,元代经学家、教育家。郑玉博究六经,尤精《春秋》,教授于乡,门人甚众,学者称“师山先生”。至正间征拜翰林待制,奉议大夫,托病不赴,日以著述为

  • 司马法直解

    一卷。明刘寅撰。刘寅所注兵书皆名曰《直解》,《尉缭子直解》、《黄石公三略直解》有著录。刘氏注此书缘起,其自序云:“是书言辞古简而义深,中间又有阙文误字,儒家多不经意,学者由是不得其说,今姑为之《直解》

  • 产育宝庆方

    见《产育宝庆集》。

  • 下学编

    十四卷。清代祝洤(1702-1759)撰。作者认为清代而成的《朱子近思续录》、《朱子文语纂》、《朱子节要》等书都不完善,故摘取《朱子文集》、《朱子语类》中有关内容分十四类编辑而成,每类为一卷,共计六百

  • 高唐州志

    ①七卷。明金江纂修。金江字孔殷,浙江义乌人,嘉靖三十二年(1553)任高唐州知州。高唐州志创自天顺四年学正卢瑞,再修于嘉靖元年州守王大化,此志为三修。金江宰高唐州,求而览卢志、王志,芜且梓漫漶不存。遂

  • 余杭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张思齐纂修。张思齐,奉天辽阳(今辽宁辽阳)人,康熙七年(1668)知余杭县,在任时重视水利事业,开浚溪流,引溉田亩,昼夜在工地察巡,不辞劳苦。在任六年,百姓祥和。《余杭县志》康熙十二年(16

  • 新书

    见《陆子》。

  • 中兴小历

    即《中兴小纪》。

  • 歙州砚谱

    一卷。宋唐积撰。唐积,今仅知曾任太子中舍、婺源县知县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原书不著撰人名氏,只在卷末题有“大宋治平丙午岁重九日”十字。考之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载有“《歙砚图谱》一卷”,称“太子中舍知婺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