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辽史

辽史

一百一十六卷。元脱脱(详见前条)等撰修。元顺帝至正三年(1343),诏修辽、金、宋三史,脱脱为总裁。《辽史》由脱脱领衔编修,具体由廉惠山海牙、王沂、徐昺、陈绎曾四人分撰。至正三年四月开始撰写,次年三月完成,前后仅用了十一个月。主要取材于辽朝耶律俨的《实录》和金朝陈大任的《辽史》,兼采《资治通鉴》及前朝各史《契丹传》等,辽天祚帝纪及有关列传部分多采用《契丹国志》。凡本纪三十卷,志二十二卷,表八卷,列传四十五卷,国语解一卷。记载耶律阿保机任契丹部落“夷离堇”之时(907),至辽天祚帝保大五年(1125),宋、金联合灭辽止共200多年的辽代历史,是研究辽史最基本的史料。《辽史》成书仓促,利用史料范围比较狭窄,缺点颇多。主要表现一是过于简略。二百多年的历史,只有列传百余篇,有很多脱漏。如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,对契丹族的发展,《辽史》没有专门记载,本纪开章就讲太祖,只是在末尾简单地追溯了一下契丹族的历史,根本不能反映契丹族发展的全貌。没有专门篇章记叙立国88年的西辽历史,只是在天祚帝本纪后附上了耶律大石的事迹。再如辽自建国后,几次更改国号,辽太祖建国时称契丹,辽太宗改为辽,圣宗时又改为契丹,道宗时复又称辽,对此,“《辽史》皆没而不书”。(钱大昕《廿二史考异》卷83,《辽史·圣宗纪》)其次是错误很多。如书中道宗有“寿隆”年号,出存辽代碑刻和钱币都作“寿昌”,“隆”字犯圣宗讳,所以《辽史》作“寿隆”是错误的。(钱大昕《廿二史考异》卷83)《辽史》疏漏、错讹虽多,但由于辽、金两朝修撰的《实录》和《辽史》均已失传,辽代其他史料也较少,比较系统而完整地记载辽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,只有这部《辽史》,因而显得重要。《辽史》成书后,正至五年(1345)与《金史》同时在江浙、江西行省刻印。现通行的百衲本《辽史》,以元刊本为底本,但这个元刊本错讹亦多。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,以百衲本为底本,吸取其他版本和前人校勘《辽史》的成果,是目前比较好的本子。有关增补、校注《辽史》的著述有清人厉鹗的《辽史拾遗》、杨复吉的《辽史拾遗补》,今人冯家的《辽史源流考及辽史补校》、罗继祖的《辽史校勘记》等,可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文海

    四百八十二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编。宗羲生平见《易学象数论》辞目。本书为明文总集。四百八十卷,有目四百八十二卷,原缺最后两卷。共收录作者近千人,选文约四千三百余篇。全书按文体分成二十八大类

  • 宋朝事实

    二十卷,宋李攸撰。李攸,字好德,江阳(今四川泸州市)人。其生卒年月不详,曾官承议郎。其书原共有六十卷,前三十卷流行后,后三十卷因书中有涉及秦桧的内容,而未能公诸于世。今本二十卷是清乾隆修《四库全书》时

  • 古今医统大全

    一百卷。明徐春甫(1520-1596)撰。徐春甫,字汝元,号思鹤,祁门(今属安徽省)人。曾从名医汪宦学医,博通内、妇、儿各科医术。不计名利,以救人为己任,后授太医院官职。以《内经》为本,推崇李杲,具有

  • 古今彝语

    十二卷。明汪应蛟编辑。应蛟,婺源(今江西省婺源县)人。万历二年(1574年)进士,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中铨》、《病吟草》等。《古今彝语》杂录史文,上自唐虞,下迄于元代,范围极广,漫无义

  • 南朝史精语

    十卷。宋洪迈撰。该书摘录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四史中古隽之语,谓之精语,次第成篇,计有《宋书》四卷、《齐书》三卷、《梁书》二卷、《陈书》一卷。该书有清浙江王启淑家藏本传世。

  • 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

    四卷。清瞿中溶撰。瞿中溶,详见《集虎符鱼符考》条。本书卷末,有张钧衡跋。张在跋中说,原稿为160卷。稿成未付印,藏于陆莘农家。后潘文勤借阅,欲为刊行,竟以卷帙太多不果。后陆取回时,舟复洞庭,稿遂没于水

  • 谷城县志

    八卷。清承印修,黄定镛纂。承印,字佩之,满洲正白旗人,附监生,官阳城知县。黄定镛字谨山,本县人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。县志明正德间知县唐琮创修,其后有清顺治庐雍志,康熙吴应元志,皆未见传本。同

  • 宋论

    三卷,明刘定之(1409-1469)撰。刘定之,字主静,号呆斋。江西永新人,正统元年(1436)会试第一,授编修,进侍讲。景帝即位后他上陈时政十事,天顺初又升为翰林学士。宪宗时,进身太常少卿,兼侍读学

  • 读说文杂识

    一卷。清许棫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棫字梦西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是出乃是随手札记,或录他人之说,或记自己之见,亦有本系他人之说,即以为自己所有者,如“衣”字以为当是象衣之形,此乃明朝人之说。力除改篆文

  • 衡州府志

    三十三卷,首一卷。清饶佺修,旷敏本纂。饶佺,丰城人,曾任衡州府知府。旷敏本,曾任翰林院庶吉士。《衡州府志》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修本,共三十三卷首一卷。分为三十类目。依次为星野、沿革、舆图、形势、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