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迦陵词

迦陵词

三十卷。清陈维崧(1625-1682)撰。陈维崧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十余岁已有文名,吴伟业称他是“江左凤凰”。入清后补为诸生,但长期未得到官职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入馆修《明史》。陈维崧一生的创作兼有诗、词、散文、骈文各体,其中以填词时间最晚,然用力最勤,数量最多,成就亦最突出。著作多种,以《湖海楼诗文词全集》搜集最全,共五十四卷,其中词集三十卷、文集十六卷、诗集八卷。此书为其词集,又名《湖海楼词》、《湖海楼词全集》。收小令三百九十首、中调二百九十五首、长调九百四十四首,共一千六百二十九首。其词沉雄骏爽,气魄宏大,有如万马齐暗,蒲牢狂吼。集中〔满江红〕、〔水调歌头〕、〔念奴娇〕、〔贺新郎〕诸阕,皆于苍莽之中,见其骨力。即其令曲,亦波澜起伏,如〔点绛唇〕夜宿临洺驿下段曰:“赵魏燕韩,历历堪回首。悲风吼、临洺驿口,黄叶中原走。”淋漓大笔,殆欲突过稼轩。其年与朱彝尊同举博学鸿词,交又最深。其为词,亦工力悉敌,故当时号曰“朱陈”。朱词雅正,陈词激壮。后人多扬朱而抑陈,尽以陈为偏诣,朱为正宗。其实其年之作,发扬蹈厉,粗豪之处诚所不免。然其词境,亦有变化。譬若骏马下坡,左顾右盼,平原将尽,忽见楼台。如〔好事近〕和史蘧奄韵下段曰:“别来世事一番新,只吾徒犹昨。话到英雄失路,忽凉风索索。”有柳暗花明之妙。其间如〔月华清〕读芙蓉齐集、〔丁香结〕竹菇、〔齐天乐〕辽后妆楼诸作,亦甚婉丽。惟此类在其年集中,譬之燕赵佳人,貌妍而性刚,非若江南美女之天性柔和。其年、彝尊,各有独得之处,未易轩轾。总而论之,东坡浑厚,稼轩高亮,上下低昂,不离其宗。其年喜用纵横之笔,其高处苍苍莽莽,其弊也发泄无余,故苏、辛之词不易学,其年之词不可学。其年词刻者,先为《乌丝词》,后为《陈检讨词抄》。而以其弟宗石所编,最为完整。通行版本有《四部丛刊》本、《四部备要》本、《清名家词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广奏草

    十六卷。叶盛撰。叶盛(见《叶文庄公奏疏》)。《两广奏草》原与其他奏议合为一编,后来单独刻印。此奏草是叶盛于天顺二年(1458)巡抚两广时所上疏稿。书前卷首有嘉靖辛亥(1551)张寰的序,称叶盛著作颇多

  • 残本林泉逸兴

    七卷。明薛论道(生卒年不详)撰。薛论道字谈道,一字谭德,号连溪居士,定兴(今河北易县)人。约生活于明嘉靖与万历年间。八岁能属文。亲没,家贫,诸弟弱,遂辍学而读兵书,自负智谋,许建辟其为参谋,从军三十年

  • 张康侯诗草

    十一卷。清张晋(约1666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晋,字康侯,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九年(1652)进士。任丹徒县知县。著有《张康侯诗草》。是集凡十一卷。其中第一卷为《黍谷吟》,第二卷为《

  • 金文续编

    十四卷。容庚撰。参见《金文编》。此编专收秦汉金文,体例与《金文编》大体相同。1924年,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,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。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,重一千一百余字,采摭未富,故未印行,便将殷周金

  • 孝经郑注附音

    一卷。清孙季咸辑。孙季咸原名葆成,以字行,山东荣成人,生卒年不详。是书兼辑郑玄注及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,篇首列陆氏《孝经序录》及郑氏《孝经序》,经注之后,附以音义。郑注只载旧文,不标所出,于陆氏《音义》

  • 古文尚书马郑注

    十卷,附《逸文》二卷。宋王应麟撰集,清孙星衍(1753-1816年)补集。孙星衍字渊如,又字季仇,江苏阳湖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,清代经学家。乾隆间进士,官至山东督粮道。孙氏所学较广,对经、史、文字、音

  • 周易纂注

    无卷数。清朱奇颖撰。朱奇颖字九愚,江苏嘉定人。顺治八年(1651)拔贡生。官至平遥县知县。此书大致依附朱子《本义》而稍许增加了自己之说。后面有附录一卷,为其子所刻墓志行状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

    二十四卷。唐王冰(710-804)注。王冰,自号启玄子,医学家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载其名,称为京兆府参军。又《人物志》谓为太仆令,故后人多称王太仆。王冰素习医学,积十二年时间,于唐宝应元年(762

  • 字典部首音解

    一卷。清冯金鉴(1621-1687)撰。金鉴字心兰,又字藻卿,晚年别号蛰存,浙江桐乡人。同治六年(1867)举人,光绪二年(1876)进士,选庶吉工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四川川北兵备道。著有《五音反切图

  • 秘册丛说

    一百三十二种,一百三十四卷。明佚名编辑。丛书汇辑群书,抄撮而成,漫无系统,如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之类出诸《说郛》,严羽《沧浪诗话》之类取于《百川学海》,马文升《兴复哈密记》、《西征石城记》之类采自记载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