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郧西县志

郧西县志

①二十卷首一卷,清张道南纂修。张道南,字吾庵,福建晋江人,举人,官郧西知县。县志一修于康熙二十年(1681)县令冯泰运,再修于乾隆十五年(1750)县令马垣,前此郧西县无志,无所依据仓促采录,近于芜杂。张道南任知县后,重加编辑,遂成。《郧西县志》乾隆四十二年(1777)刻本。顺治初,上津未并入郧西,此志职官选举两类,所登秩官、科举诸人,十六年(1659)以前,上津、郧西两县仍并列,武庙、学校并列,乡饮酒附武备、风俗之后,似未合。兵寇列妖异之后,寺观、古迹不附地舆,祠祀与仙释并列,也未当。嘉庆《郧阳府志》郡守王正常称此志编次全无伦次,极宜重修。② 二十卷,首一卷,清程光第修,年祐等纂。程光第,字礼门,河南山光人,官郧西知县。年祐,字少芗,本县人,恩贡,即选教谕。县志修自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县令张道南,此后历八十余年,程光第延年祐等重加修辑,于同治五年(1866)书成。《郧西县志》同治五年刻本。全书二十卷,首一卷,分舆地志、食货志、水利志、学校志、武备志、职官志、选举志、人物志、艺文志、杂志十纲,七十八子目。此志以疆域为邑境所系,以山川最为重要,旧志多半遗漏,此志一一备录,郧西西南近汉江,东北接秦豫,三边关津要隘,实全楚之门户,此附城池于舆地,仓库附食货,提纲挈目,各以类从。旧志编次散乱,此编以兵冠、邮传、塞堡附于武备,并详录历来兵事。职官有表,以年代为纲,嘉庆十年(1805)后职官,至襄阳道属吏科,钞得各官到任年月,并各汛武弁,汇列表后,选举由科贡出身,官阶注于科分下。其援例入官者,两汉以来,名臣显宦,依例志之。各人著述,志例只载书目,或以纪事文章,分属各门。此志搜集府志、省志及历代国史,采辑而订,其删削增益之处,足补旧志所不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书考

    八卷。元盛熙明(生卒年不详)撰。据《书史会要》知其祖为鲜卑人,后居豫章(今江西南昌)。盛熙明清修谨饬,笃学多材,工翰墨,亦能通六国书。是书成于至正四年(1344)。是书卷前有欧阳玄、揭徯斯及虞集三序。

  • 载花船

    四卷十六回。题“西泠狂生笔,素星道人评”,作者真实姓名无考。该书原全本著录为四卷十六回,现存残本或三卷十二回,或八回。成书于清初。拟话本小说集。三卷十二回本有三个故事,卷一和卷二是女人不守妇道、与人通

  • 古文孝经述义

    一卷。隋刘炫(约546-约613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刘炫字光伯,河间景城(今河北献县东北)人,隋代经学家。与刘焯同以经学名世,时称“二刘”。著有《尚书述义》、《毛诗述义》、《孝经述义》、《春秋左氏传述义

  • 度曲须知

    二卷。《弦索辨伪》三卷。明沈宠绥撰。沈宠绥字君徵,吴江(今江苏苏州市南部)人。生平不详。其以度曲家往往沿流忘初,又声乖于字,而调乖于义。因作此书以厘正音调。凡分二十六目,剖晰颇详。其弦索辨伪,则载西厢

  • 易史象解

    二卷。明林允昌撰。允昌字为磐,号素庵,福建晋江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吏部郎中。该书取《易》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,每卦为一解。《自序》称其本程传、朱义、诚斋、紫溪之说,而参以己见。但实际上

  • 亦为堂集

    四卷。明史孟麟(约1598年前后在世)撰。史孟麟,字际明,号玉池,江苏宜兴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进士。官至太仆寺卿。崇祯初,追赠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亦为堂集》。孟麟为官持正不阿,屡忤权贵

  • 五代两宋监本考

    三卷。清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,字静安,又字伯隅,号观堂,浙江海宁人,清末民初著名学者、历史学家、目录学家。平生博览群书,治学广泛,于经史、文学、哲学、教育、文字声韵、训诂、目录学、校

  • 颐志斋文钞

    一卷。《诗钞》一卷。清丁晏(约1835前后在世)撰。丁晏,字俭卿,江苏山阳人。生卒年未详。道光元年(1821)举人。官内阁中书。考证经史,著述甚富。惟诗文集虽经编定而未梓行。罗振玉于其后人处得见写本。

  • 东巡金石录

    八卷。清崔应阶、梁鸿翥同撰。其书为乾隆六次东巡,御制碑文、题咏、勒石专集。首列编目,1-6卷,依十二年(1748)、十六年(1751)、二十一年(1756)、二十二年(1757)、二十七年(1762)

  • 显学

    世之显学,儒、墨也。儒之所至,孔丘也。墨之所至,墨翟也。自孔子之死也,有子张之儒,有子思之儒,有颜氏之儒,有孟氏之儒,有漆雕氏之儒,有仲良氏之儒,有孙氏之儒,有乐政氏之儒。自墨子之死也,有相里氏之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