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针灸节要

针灸节要

三卷。明高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又名《针灸要旨》、《针灸素难要旨》。高武字梅孤,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著名的针灸医家,爱好读书,学识广博,通天文、律宫、兵法、骑射等。嘉靖年间中武举,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。晚年研究医学,精于针灸。尝慨当时针灸多误,而穴位在男、女、儿童身上各有差异,于是铸铜人三座,男、妇、童子各一,以试穴位,并推之人身,所验不爽毫厘,做为定穴标准,惜未传世。著有《针灸聚英》、《痘疹正宗》等书。此书为高氏参阅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中有关针灸部分的论述原文,重新编撰而成,共五万八千字,成于嘉靖八年(1529)。卷一首列九针图,其次为《难经》原文,分为补泻、针刺浅深、井荥俞经穴主病等十八节,并引滑氏之注;卷二分为上下篇,上篇引《内经》原文“九针、补泻、诸法、病刺、经腑空穴”等,分为用针方宜、平刺应五脏、九针应九变等三十六节,主要阐述针灸之基本理论;下篇录经文五十九节,以病证分目,如热、疟、腰疼、周痹等,并详述诸病证之治法,其末节专述灸法;卷三论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主病及同身尺寸与经脉长短等十节。书中多高氏独特见解,论述既本于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又对其有所发挥,是专门研究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在针灸方面运用的著作。对后世研究针灸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对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学上的运用亦有较大的贡献。有嘉靖十六年(1537)陶师文梓行本,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濯缨余响

    二卷。明朱东阳撰。东阳明末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字清溪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以布衣终。该编共有五言古诗三十二首,七言古诗三十六首,五言律诗二十八首,五言排律二首,七言律诗二百一十三首,五言绝句十首,七言

  • 满汉字辉和氏籍图源流考并阖族公立家谱

    不分卷。清和精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和精额字奕斋,姓辉和氏,满洲正红旗人,云贵总督明德之子,官至山东道监察御使。该书系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,和精额继其父遗旧作而撰成。该书记录辉和氏族系,极为详备,

  • 密云县志

    六卷。清薛天培修,陈弘谟纂。该志为薛天培任知县时所作。雍正元年(1723)刻本。全书六卷,三十九目,分为:沿革、疆域、星野、灾祥、形胜、风俗、景致、山川、物产、城池、学校、部署、古迹、牌坊、集市、里甲

  • 象言破疑

    二卷。清刘一明撰。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。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,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,故不详其爵里平生。《丹经》万卷,堪称巨帙,然皆象言。象言者,以图象示人,不明言、不直言,取象演示。其图象或

  • 独漉堂全集

    十六卷。清陈恭尹(1631-1700)撰。陈恭尹,字元孝,广东顺德人。邦颜之子,邦颜死,陈恭尹十余岁,成年后,遂隐居不仕,自号罗浮布衣。工诗,诗清迥拨俗。与屈大均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陈恭尹文学成就在三

  • 梅花园存稿

    一卷。清钟韫撰。钟韫,生卒年不详,字眉令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明钟惠公的孙女,海宁查遗之妻,翰林院编修查慎行之母。清初词人。此书有乾隆五十九年(1794)刊本,嘉庆八年(1802)有重刻本,书中有吴

  • 湖州竹派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明释莲儒撰。书中记湖州画竹者二十人,皆抄袭它书而成,其中李公择妹、苏轼二条抄自米芾《画史》。黄斌老、黄彝、张昌嗣、文氏、杨吉老、程堂六条抄自邓椿《画继》。刘仲怀、王世英、蔡圭、李衎、李士行

  • 明珠玉

    八卷。明王谔编。王谔字秉忠,江苏江阴人。生卒不详。是书成于成化十年(1474)。选明一代之诗,自刘基以下凡数百家,而所录只七言律诗一体。盖用《唐诗鼓吹》例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

  • 香南雪北词

    一卷。清吴藻(1799——1862)撰。吴藻字苹香,号玉岑子,女词人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吴藻家富,但其独好史书,时人谓之“夙世书仙”。道光六年(1826)因事而至关中,遂拜诗人陈文述为师,为其门

  • 竹素山房诗集

    三卷。元吾血衍(1272-1311)撰。血衍字子行,号贞白处士。钱塘(今属浙江)人。以讲学为生。另著有《晋史乘》、《周秦刻石释音》、《续古篆韵》、《学古篇》、《闲居录》等。此为诗集。“其诗颇效李贺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