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钟祥县志

钟祥县志

①十卷,首一卷,清程起鹏修,贺运清等纂。程起鹏,字新宾,陕西富平人,贡生,官钟祥知县。贺运清,字疏林,号碧螺,本县人,顺治四年(1647)进士,官福建兴泉道。按钟祥县为府附郭,故往昔县事,多附府志,如宋《富水志》、明《安陆志》、《兴都志》及《承天志》,其修甚备,而县志则无闻。迄至清初,程起鹏知县事,鉴于县志未修,而昔之府志,因体例不同详略互异,以府志言县事,隔膜实多,乃延贺运清等旁搜博采,成县志。《钟祥县志》康熙五年(1606)刻本。县志草创,搜集不易,昔各郡志既代有增修,其中关县事之处,遂为此志取材之地。郡志之修,明代止于万历,清续修,又与县志同举。故此志万历以后诸事,皆赖采访而得,视郡志稍为加益,或述新规,或原旧制,补遗增缺,宁核无浮,宁严无滥,细大不捐,利害备举,其略可概见。② 十卷,清高世荣修,李莲等纂。高世荣,字德昌,河南开封人,监生,官钟祥知县。李莲,字石湖,平县人。康熙间举人,官南昌知县。县志,康熙初知县程起鹏创修以来,逾八十年,时事迁移,未有倡其事。适逢荆南道鲁之裕谋修道志,下檄郡县,各进其志以备采择,高世荣适摄政事,聘李莲纂述。李莲官南昌知县,卓有廉政,为县中名儒。其主持局事,因志久不修,文献不足,其中缺陷不少,相沿之舛讹,未能一一订证。此志距程志,为时不短,其间故老遗迹,至讹误之处,不自掩饰,仓促从事,仅三月于乾隆六年(1741)成志。《钟祥县志》乾隆六年刻本。共十卷,分八十三类,起星野,讫杂志。此志据事叙述,不支不漏,或先议而后叙,每书一事,原委了然,参合对勘,采摭旧史,必注明所自,搜罗放失,必考证不诬。《同治县志》文学传,称是志表章幽隐,颂为明备。③ 二十卷,清张琴修,杜光德纂。张琴,直隶庐龙人,乾隆四十四年(1779)举人,官钟祥知县。杜光德,字虹山,本县人,诸生。县志康熙五年(1666)创于程起鹏,高世荣续修,二志皆详载掌故,并称明备。此后至乾隆末,将六十年,其间职官人物,又叠有所增,风俗政治因时迁变,但程、高二志以不足尽县事。张琴莅任,聘杜光德为主纂,杜光德为县中硕儒,又得县人黄适、黄如楹、张梦熊、樊若谷协助,成志。《钟祥县志》乾隆六十年(1795)刻本。全书二十卷。分为:卷一星野、疆域、沿革、山川,卷二城池,卷三田赋,卷四堤防、学校、祀典,卷五礼仪、风俗、物产,卷六古迹,卷七职官,卷八封爵、兵防、名官,卷九制科,卷十恩封,卷十一至卷十二人物,卷十三至卷十四列女,卷十五流寓、仙释、祥异,卷十六至卷十九艺文,卷二十杂记,补编并载诗文,篇幅大增。此志中桥梁堤防,同为县中建置,前者附城池,后者又别立专目,封爵、恩封性质相同,又分属两卷,似皆未审。其他物产列于礼仪之后,古迹移于职官之前,此志编次凌乱失序,舛漏多端。④ 二十卷,清许光曙、孙福海纂修。许光曙,字晓乐,湖南沅陵人,拔贡,官钟祥知县。孙福海,字补堂,山东荣成人,继任知县。钟县旧志,自乾隆末年县人杜光德修后,已逾六十余年未修了。许光曙于同治初莅任,倡议兴修,开局不久离去,孙福海继至,续成其业,历时二年,成志。《钟祥县志》同治六年(1867)刻本。此志以纲统目,此志许、孙二令主修,主纂述者实张裕钊。县志已三修,皆出县人之手,县人修志所载录人物,不关师友即为亲旧,褒贬之间多有顾虑。此志之修欲改其做法,乃聘他郡学人主其事,张裕钊至,志遂得速成。当孙福海主修志事,以钟祥人文制度,颇多可纪,旧有李穆堂《临川志》、钱竹汀《鄞志》,力求详赡,与明代《武功》、《朝邑》诸志尚简要者,大异其趣,足备载一县掌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王伐纣平话

    上中下三卷。全称为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》,别题《吕望兴周》。不知作者姓名,元人编刊。讲史话本小说,叙商周朝代更替故事。卷上起自妲己入宫受宠,文王姬昌谏而纣王不听。卷中记纣王无道,与妲己恣意淫乐,并残害

  • 性图

    一卷。清黄采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采字亮公,号复堂,南城(今属江西)人。师事谢文游,笃志力学。著《圣图愿学录》、《圣学汇编》等。此书立为六图,以阐发心性之旨。一曰《性图》,二曰《心图》,三曰《情质图》,

  • 论文偶记

    一卷。清刘大櫆(1698-1779)撰。刘大櫆字才甫,号海峰。桐城(今属安徽省)人。尝为县教谕。刘大櫆是清代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,其《论文偶记》是反映桐城派文学思想观点的重要著作。刘大櫆在方苞的“义

  • 逊国忠记

    十八卷。明周镳撰。镳字仲驭,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不详。崇祯元年(1628)进士,官至刑部员外郎。福王时被马士英、阮大铖所杀。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变中死难诸臣的事迹。体例上以职官分类,于诸臣姓名

  • 楚辞协韵

    十卷。附《读骚大旨》一卷。明屠本畯(详见《楚辞草木疏补》)撰。本书卷首有沈九畴序,黄姬小序。屠氏《读骚大旨》目录:卷一《离骚》,卷二《九歌》,卷三《天问》,卷四《九章》,卷五《远游》,卷六《卜居》,卷

  • 德安府志

    ①十二卷,明马仑纂修。马仑,字汝载,四川西充人,官德安府知府。府志可考者,宋庆元四年(1198),傅严纂《郧城志》十二卷。明知府范理修正统志,知府王玺修成化志,先后皆佚。马仑来守德安,适草奔初平,百事

  • 字学津梁

    不分卷。清傅起儒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起儒字汝为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是书有四帙:其一为历代名论,如六义、古文、大篆、籀文、小篆、八分、隶书、章草、行书、飞白、草书、永字八法、萧何蔡邕《笔法》,卫夫人《

  • 洪范皇极内篇

    五卷。宋蔡沈(1167-1230)撰。蔡沈字仲默,南宋建州建阳(今福建建阳)人。为著名易学家蔡元定之子,蔡渊、蔡沆之弟,隐居九峰,屡荐不仕,学者称九峰先生。少承父学,师事朱熹,颇得其传。蔡元定曾研究《

  • 考察日本学校记

    十六卷。清李宗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宗堂安徽颍州人,官至山西候补道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李宗棠受安徽抚臣之命赴日考察教育,《考察日本学校记》即为此次考察之结果。书前有李氏自序,云近三十年日本屹然独

  • 文王

    文王在上,於昭于天。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有周不显,帝命不时。文王陟降,在帝左右。亹亹文王,令闻不已。陈锡哉周,侯文王孙子。文王孙子,本支百世,凡周之士,不显亦世。世之不显,厥犹翼翼。思皇多士,生此王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