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谷集
十五卷。明徐献忠(1469-1545)撰。徐献忠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其生平详见《吴兴掌故集》条。是集凡十五卷。赋一卷,诗三卷,文十一卷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),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之。编次者为其门人董宜阳。朱彝尊《静居诗话》称其诗“冲淡无累句,所少者警拔”。足为定评。至其论松江加耗、守备、钱法、水利诸书,深析利弊,皆颇详悉,在一乡亦足资考核。是集列入《四库全书·存目》。
十五卷。明徐献忠(1469-1545)撰。徐献忠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其生平详见《吴兴掌故集》条。是集凡十五卷。赋一卷,诗三卷,文十一卷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),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之。编次者为其门人董宜阳。朱彝尊《静居诗话》称其诗“冲淡无累句,所少者警拔”。足为定评。至其论松江加耗、守备、钱法、水利诸书,深析利弊,皆颇详悉,在一乡亦足资考核。是集列入《四库全书·存目》。
不分卷。清张在辛(生卒年不详)撰,在辛字柏庭。本书分篆印心法、隶法琐言,写照琐言、撰杖琐言、解画琐言,烬余志略,修觞琐言、画石琐言,夕阳回光十部分,版本有清乾隆十三年(1748)单行本,《清史稿艺文志
一卷。辑佚书,晋张轨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张轨字士彦,汉常山王张耳十七世孙,官至凉州刺史。其事见于《晋书》本传及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。张璿《周易集解》中有《张轨易义》,列入二十二家中
六十卷。《补遗》六卷。唐元稹(779-831)撰。元稹,字微之,又一字威明,河南(河南洛阳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在逆境中发愤读书,九岁即能属文,贞元九年(793)仅十五岁明经及第。贞元十九年(803)中
七卷。明朱公节撰。公节,字允中。因家在山阴(今浙江绍兴)东武山下,故自号东武山人。举嘉靖十年(1531)乡试,选为彭泽县令,升泰州知州,罢归。卒后门人私谥曰贞献先生。公节自为诸生,博闻强识,务为古学。
二卷。续一卷。清蒋春霖(1818——1868)撰。蒋春霖,字鹿潭,江苏江阴人,早弃举业,曾任两淮富安场盐大使等小盐官。年少时,曾专意工诗,中年时又弃而工词。其词多婉约,与纳兰容若、项鸿祚并称“三鼎足”
二卷。清释月潭(生卒年不详)撰。释月潭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为四川人,住峨眉山,为眼科名医,康熙年间,翰林荆南张志清游蜀,张氏喜集医方,闻释氏藏有秘书,于镇将席上遇之,乞其书不可得,故效法朱彝尊窃取钱曾
见《皇明开运英武传》。
四十八卷。清鄂尔泰等奉敕撰,乾隆十三年(1748)钦定。据雷熔《方苞行状》载为方苞撰,沈廷芳为方苞传亦略同。方苞生平见《周官集注》。《钦定周官义疏》为清政府钦定《三礼义疏》之第一部。《汉志》载《周官经
一百三十卷。清吴士鉴撰。吴士鉴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云贵总督吴振棫之孙。进士出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翰林院侍读。是书采用溯源、捃逸、辨例、纠驳、削繁、考异、表征、补缺、广证、存疑等各种方法,对晋书进
树头树底觅残红,一片西飞一片东。自是桃花贪结子,错教人恨五更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