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阳信县志

阳信县志

①十卷。清周虔森修,张璥纂。周虔森字天予,武进人,岁贡出身,康熙二十年(1681)任阳信县知县。张璥字霞城,邑人,拔贡出身,曾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知县,居官六年,以双亲老请归,时年仅四十三岁。著有《怀归集》和《岵岭集》。考阳信为古邑,秦属齐郡,更名为厌次,汉高祖时始置阳信县,属乐陵郡,元属棣州,明属武定州,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升武定州为府,阳信以县属之。阳信旧志,创修于明嘉靖十年(1531)知县徐九皋,再修于万历十三年知县朱大纪,三修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知县武世举。其后八十余年未有续者,且旧志原版残毁,典文湮没。周虔森莅任后,乃集邑人采葺遗书,搜访逸事,历时六月而告竣。《阳信县志》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刻本。全书十卷,分十纲,为:卷一舆地;卷二建置;卷三田赋;卷四礼仪;卷五风俗;卷六物产;卷七职官;卷八选举;卷九人物;卷十文艺。此志因前志残缺,无法所据,然因搜罗甚勤,故十分详博。每门之前,冠以小序;每条之下,多附考证,其中以风俗、古迹、赋役等篇,最为详瞻。唯分目多有重复芜杂,未臻雅洁。②八卷,附补遗一卷。民国朱兰修,劳乃宣纂。朱兰字霞孙,江西南昌人,民国九年(1920)任阳信县县长。劳乃宣,清代遗老。朱兰任县长后,邑绅劳乃宣倡议重修县志,并募款以为刊印之资。几易寒暑,遂成此志。《阳信县志》民国十五年(1926)铅印本。此志系承袭旧志而作,较旧志详密,实为《阳信县志》之大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政学录

    五卷。清郑端撰。郑端,字司直,直隶枣强(今属河北)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江南巡抚。本书仿吕坤《明职》体例、内容而作。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、法规,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。所列

  • 洗冤录

    二卷。宋宋慈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宋慈,生平不详。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辩证》考证,宋慈为福建建阳人,嘉定十年(1217)中进士,官至广东经略安抚使,淳祐六年(1246)卒,年六十四。余说可信程度,尚需考证。《

  • 三家诗补遗

    不分卷。清代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,江苏仪征人,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进士,曾任体仁阁大学士,加太傅衔。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《诗考》之遗。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《三家诗拾遗》各有详略。其后

  • 重游岳麓记

    一卷。清李元度撰。李元度,参见《登天岳山记》条。同治十一年(1872)四月八日,李元度与罗研生,郭意诚、张力臣重游岳麓作此记。此山为衡岳之麓,峙长沙湘江西岸,以书院而著名。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,旧为

  • 西昆发微

    三卷。清吴乔撰。吴乔又名殳,字修龄,太仓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本书专论李商隐之诗,共三卷。“西昆”因宋杨亿编《西昆倡酬集》而得名。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曾称:“自杨(亿)、刘(筠)唱和,

  • 天隐子

    见《玄真子》附。

  • 吴兴诗存

    四十八卷。清陆心源(生卒年不详)编。陆心源,字刚甫,一字潜园,号存斋,归安(今浙江吴兴县)人,咸丰举人,光绪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著有《仪顾堂集》、《唐文拾遗》。据陆心源自序称:“诗可补史之不足,乃录自六

  • 女仙外史

    一百回。清吕熊(约1640-1722)撰。吕熊字文兆,号逸田叟,苏州府昆山县(今上海昆山)人。他性情孤傲,倜傥不群,学识渊博,曾多次被聘为地方官幕僚,但始终没有作官,平生流连山水,足迹遍天下。他的作品

  • 七十二家评楚辞

    明蒋之翘(生卒年不详)辑。蒋之翘,字楚稚,秀水(今浙江秀水)人。家贫,好藏书。明末避盗村居,搜名人遗书数十种,辑为《甲申前后集》。曾重纂《晋书》,校注韩、柳文集。著有《天启宫调》。《七十二家评楚辞》系

  • 春秋直解

    ① 十五卷。明郝敬(详见《周易正解》)撰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。作者认为,“欲读《春秋》,勿主诸《传》,先入一字。但平心观理,圣人之情恍然自见。”(《春秋直解》自序)主张废传从经,直接阐发《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