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随州志

随州志

①四卷,清刘修,何藩等纂。刘,直隶高阳(河北高阳)人,进士,官随州知州。何藩,随州人,庠生。州志明以前无可考,成化十三年(1477)州牧伍希闵修志,嘉靖十六年(1537)州牧任德再修,又有州人颜木撰《汉东志》,为世所称。康熙初年,知州刘延何藩等取郡志,及前州志,参互考证,成书。《随州志》康熙六年(1667)刻本。修此志时,明成化以前旧志,或尚有成书,如论乡镇,则载考之永乐旧志。建置、沿革、风俗、土产等类,明初特详,成化以后采录甚简。户口、赋税,明有不同,搜求不易,故采辑也略。惟域池、廨署、官师、选举等类,远有所稽,近有所征,登载较为详备。② 十八卷,首一卷,清张晞纂修。张晞,字衡齐,顺天宛平(今北京丰台区)人,举人,官随州知州。康熙六年(1667)州牧刘修州志后,历百余年未曾补辑。张晞于乾隆五十三年(1788)莅任,因随州志在明朝伍希闵、任德清志俱已无存,据刘一书续修,于五十五年(1790)书成。《随州志》乾隆五十五年(1790)刻本。全书十八卷首一卷,分舆地、建置、田赋、官师、人物、附志六纲,三十六子目。此志沿革为全书纲领,历代隶属不同,名称互异,详考诸史,参以旧志,先列表立准,而后山水、人物、官师、选举等类,与他邑不至混淆。乡镇、户口、田赋俱遵《赋役全书》。当时州册,分别采录,与旧志有异同者,以次注之。旧志官职五代以前颇略,考诸史传,补入三十余人,其不系于随旧志列入者,删去三人,如宋代大臣,谪居外郡,不得目为官僚。又有带他郡职衔而安置随州者,旧志悉入职官,此编去其非州官属,及谪居随而未至者,他志人物,分类采列,仿诸史例。但儒林、独行等类,概以耆旧统之,孝义别立一门,艺文志录诗文,因与山川古迹,可互相参考。州志李太白、欧阳永叔所著诸篇以外,可传者寥寥。纪事之文,游览之作,颇不乏但增入甚少,实宁简而精,毋滥而杂。此志经张晞三年修辑,采辑旧志,十居六七,间有删补,俱确有所据。③ 三十二卷,首一卷,清文龄、潘亮功、傅诗、孙文俊修,史策先纂。文龄,蒙古正蓝旗人,贡生,官随州知州。潘亮工,广东举人。傅诗,广东举人。孙文俊字霭亭,浙江人,三人先后继知州事。史策先字吟舟,枣阳人,进士,官广平知府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知州张晞修州志后,历八十余年,文龄延史策先主持补修,不久文龄去任,潘亮功、傅诗、孙文俊踵而任之,至同治八年(1869)孙文俊在任时书始成。《随州志》同治八年(1869)刻本。全书共三十二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星野,卷二沿革,卷三疆域,卷四山,卷五水,卷六城池,卷七公署,卷八坛庙,卷九里甲,卷十田赋,卷十一学校,卷十二风俗,卷十三物产,卷十四古迹,卷十五寺观,卷十六基城,卷十七祥异,卷十八兵事,卷十九帝纪,卷二十职官,卷二十一名宦,卷二十二选举,卷二十三耆旧,卷二十四孝义,卷二十五忠勇,卷二十六、二十七列女,卷二十八侨寓,卷二十九方外,卷三十杂记,卷三十一、三十二艺文。前志总出六纲,诸目难以概括,如学田在田赋之前,帝纪在职官之后,卷一不首列星野而先沿革,不合志例,此志悉更正。凡志皆录兵事,张志独无,所有兵事,皆散见摭史,此志于摭史内逐条摘录,续以近闻,增忠勇一门。此志依据张志,变更体例,参酌弃取,极为审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

    六卷。补录 一卷。清黄丕烈撰。黄丕烈(1762-1825),字绍武,号荛圃,晚号复翁。他曾购置宋本百余种,故将藏书楼命名为“百宋一廛”,自号“佞宋主人”,又号求古居士,“士礼居”为其室号,江苏长洲(今

  • 春秋古经说

    二卷。清侯康(1798-1875)撰。康原名廷楷,字君模,广东番禺(今广东番禺)人,道光时举人,著名学者。博学好古,通经史,除《春秋古经说》外,还著有《穀梁礼证》、《后汉书补注续》、《三国志补注续》、

  • 暑窗臆说

    二卷。清王钺(详见《粤游日记》)撰。本书是王钺阅读明代陶珽《续说郛》的有感笔记,乃《世德堂遗书》第四种。王钺自序称:酷暑三伏,挥汗如雨,取架上明人小说百余种,随读随记而成。《辩莘野纂闻》记刘球事。《剿

  • 释迦方志

    四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释迦方志》一书,道宣作于永徽元年(650),全书载文共有八篇,一、统摄篇,二、中旁篇,三、遗迹篇,四、游履篇,五、通局篇,六、时住篇,七、

  • 石室秘录

    六卷。清陈士铎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士铎字敬之,号远公,又名朱子华,自号大雅堂主人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约生于明代天启年间,卒于清康熙末年。陈氏自幼家贫,读史书,后因不得志而弃儒业医。读医书几十年,精

  • 诗异文录

    三卷。清黄位清(详见《诗绪余录》)撰。首有自序,位清既成《诗绪余录》,于毛诗文字之异,录所未及详者,别为此书以辅之。于冯登府《三家诗异文疏证》外,另采范家相之《三家拾遗》、赵佑之《诗细》、阮元之校勘记

  • 左文襄公全集

    一百三十四卷。清左宗棠(1812-1885)撰。左宗棠,字季高,湖南湘阴人。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。举人出身。曾入湖南巡抚张亮基、骆秉章幕。咸丰十年(1860)由曾国藩推荐,任四品京堂,襄办军务,率湘军

  • 南湖集

    ① 七卷。元贡性之撰。性之字友初,或作有初。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季曾为闽省理官。明洪武初,征召不起。避居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更名悦。躬耕自给终其身。集中题画马诗云:“记得曾陪仙仗立,五云

  • 六书假借转注说

    一卷。清胡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琨字履不详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。此卷专就假借转注二书立说。胡氏曰:“近世通人钱大昕、戴震、段玉裁先后稽考,证以训诂,始得叔重之本义,而段氏学尤邃。其说以为异义同字为

  • 鶡冠子注

    一卷。清王闿运(1832-1916)撰。闿运著有《周易说》,已著录。《鹖冠子》一书,本为伪书,而错乱特甚,几乎难以句读。注释此书,当先校勘。能解释则释之,其义不知,当存阙以待后人补之。闿运注释此书,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