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)撰。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,道光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,治经、子、小学,撰《群经平议》、《诸子平议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》。俞氏精句读,审字义
二卷。清叶大庄撰。叶大庄生平事迹详见《丧服经传补疏》。此书正题《退学录》,副题《偕寒堂校书记》。为杂校古籍、明其训诂之作。全书二卷,凡分《穆天子传》三十条,《大戴礼》十八条,《国语》四十四条,《六韬》
①五卷,首一卷。清沈玑修,张洞宸等纂。沈玑,江苏武进人,贡监。康熙八年(1669)任观城县知县。张洞宸,邑人,孝廉。观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六年(1588)邑令乔昆。及沈玑任县令时,邑志已数十年未修。正
①十二卷。清刘桓修,杜灿然纂。刘桓,上谷人,进士出身,顺治十八年(1661)任泗水知县。杜灿然,邑人。刘桓宰泗水县,见旧志自明末纂修后,上距当时六十余年,天时人物变迁,赋役建置兴废,皆不能无记,乃博采
一卷。明刘宗周(1578一1645)撰。宗周字起东,号念台,称蕺山先生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明哲学家。其学提倡“诚敬”、“慎独”,著有《刘子全书》。是书就高攀龙所定本,次“诚意”一章于知本之下。但是
二十五卷。清刘廷陛抄。廷陛字晋阶,陕西朝邑(今大荔县)人。所谓御案七经,内容是《御纂周易折中》二十二卷,成于康熙五十四年;《钦定书经传说汇纂》二十四卷,成于雍正八年;《钦定诗经传说汇纂》二十卷,序二卷
三卷。清方溶撰。方溶字蓉浦,浙江海盐人,岁贡生。《禹贡》有图,始自晋裴秀,但其图久佚。后来研究《禹贡》的学者,也大都配有图,但都没有胡渭的《禹贡锥指》详细。方溶此书,意欲简约,提纲挈领,书首列有十幅图
二卷。清王引之(详见《经义述闻》)撰。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经学家,精通小学。他用小学说经,用小学校经,因声音以审文字,因文字以察训诂,往往见解独到。他认为训诂的关键在于声音而不在于文字,声音相近往往文义相
①六卷。明蔡立身纂修。蔡立身,字师曾,浙江平阳人,举人,明万历二十年(1592)来任青阳县知县。青阳为池州属邑,明洪武初,主簿陈子通作志未成,弘治间邑令杨文重修之,始克成编,然亦未锓版,正德间,曹纶更
二卷。清李连骑、舒善庆修,姚德华纂。李连骑直隶威县(河北威县)人,拔贡。舒善庆,浙江奉化人,监生,两人先后官宜城知县。姚德华,字宝丞,本县人,光绪二年(1876)孝廉方正。县志于同治五年(1866)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