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魏石经尚书残字

魏石经尚书残字

一卷(玉函山房辑佚书本)。清马国翰辑。此卷亦取自《隶释》。宋皇祐中,洛阳苏望得拓本於故相王文庄家。摹刻其存字,题名为“左氏遗字”。到了清代,武进人臧琳、阳湖人孙星衍以《左传》与之相校,发现其中有《尚书》之《大诰》、《吕刑》、《文侯之命》三篇的文字。今辑本中从“事不”至“民”乃《大诰》文,计七十字。从“文侯”至“旅大”,是《文侯之命》文,二十九字。从“令正”至“荒宁”,是《文侯之命》文,六十六字,其间又错出《吕刑》末尾的几个字。从“家纯”至“其百”,是《文侯之命》文,十八字。自“五刑”至“今彊”,是《吕刑》文,六十九字。自“寡蠢”至“不予”,是《大诰》文,四十三字。《尚书》这六段之中还偶有与《左传》错出之字,这是由不识者拾掇残字以成文造成的。所以《大诰》、《吕刑》文各分为二,《文侯之命》文分为三。国翰取臧琳之说入录,其考论不如其后的孙星衍三体石经考。但这二百九十五字中有些异文奇字可为解经之助。如《大诰》“嗣无疆大历服”,石经“历”作“鬲”;“允蠢鳏寡”,石经“蠢”作“”。《吕刑》“以乱无辜”,石经古文“乱”作“”。《文侯之命》“无荒宁”,石经古文“宁”作“”。这些都是古文字学者感兴趣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便宜十六策

    一卷。旧题汉诸葛亮撰。考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,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,无是书之名。故宋代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疑附托者所为,甚为有据。《文献通考·经籍考》著录此书名作《武侯十六策》,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

  • 虞初新志

    二十卷。清张潮(1605-?)编辑。张潮字山来,号心斋,新安(今安徽歙县)人,清初文学家。以岁贡生官翰林院孔目。喜刻书,曾辑刻有《昭代丛书》、《檀几书丛》,著《花影词》、《心斋聊复集》、《幽梦影》等。

  • 王椒园先生集

    四卷。明王纳言(约1529年前后在世)撰。纳言字罗允。河南信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授户部给事中。因直言敢谏,上《奏黄冠异流滥叨清秩疏》违逆皇帝旨意而系狱。后得出,而直声已振动朝廷

  • 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

    见《杨家府演义》。

  • 知退斋稿

    七卷。清张瑛(1823-1901)撰。张瑛字纯卿,又字仁卿,号退斋。江苏常熟人。诸生,官至青浦县训导。少时学古文,成绩名列前茅,中年后迁居金陵书局,研究湘乡论文宗旨,晚年删除浮藻,益臻谨严。著有《国朝

  • 黄山图经

    一卷。宋无名氏撰。《黄山图经》影印本,共一卷。其首列三十六峰,中叙岩洞、僧舍,下写寺祠村落。经说凡三十六则,详述各峰高低,形势事迹,水之源流。文字简洁明晰,无冗累。此书为上虞人罗振玉据旧钞本影印。后有

  • 三才汇编

    四卷。清龚在升(生卒年不详)撰。龚在升字闻园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官苏州府推官。此书分类编纂,为科举对策之用。中间附加一些议论。

  • 艺文类聚

    一百卷。唐欧阳询(557-641)等撰。欧阳询字信本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。隋末任太常博士。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。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、宏文馆学士。工书法,初学王羲之,后渐变体,笔力险劲,为一时之绝,

  • 针灸大成

    见《针灸大全》。

  • 惜抱轩全集

    八十八卷。清姚鼐(1732-1815)撰。姚鼐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,旧时或称惜抱先生,安徽桐城人。散文家。乾隆进士,官刑部郎中,记名御史。历主江宁、扬州等地书院四十年。治学以经为主,兼及子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