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鸿濛室墨刻

鸿濛室墨刻

四卷。方玉润书。方玉润字友石。曾官麟游县知县,此帖光绪十六年(1890)刻成。第一卷摹古器铭数十种。第二卷临唐太宗、唐高宗、汉张芝、钟繇、皇象、晋索靖、王羲之、王献之,梁萧子云、沈约、隋僧知果。第三卷临唐褚遂良、颜真卿,宋苏轼、米芾。第四卷自书《心经》、《西铭》、《马嵬怀古诗》、《题独立图诗》。方玉润所摹钟鼎文字,不为两头尖形,异于俗派,但浓纤不一致,也有悖于古体。释文题字多仿郑板桥,但过于肥重,非雅道所尚。其临诸家帖,用笔颇曲折,有刘墉遗意,胜于所临古篆。缩摹《兰亭序》尤见功力,自负定武本之风规。楷书《心经》,笔笔谨严,为帖中佳作。有滇南方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板经书纪略

    一卷。明末刘若愚撰。刘若愚(约1595-1670),宦官。受魏忠贤牵连而遭幽禁。在此期间,撰写了目录学著作《内板经书纪略》,一卷。详细记载了内府所存的书名、册数、页数。该书现有松邻丛书(甲编)本。

  • 周易义说

    五篇。清洪榜撰。榜字初堂,安徽歙县人,乾隆举人,赐内阁中书,三十五岁卒。此书分明象上、明象下二篇,又有述赞上、述赞中、述赞下三篇,凡五篇。其明象至损益而止,似未卒业。洪榜少有文采,与其兄洪朴齐名,世称

  •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

    十二卷。清金瓯撰。金瓯字完城,一字宁武,浙江秀水人。此书系专为科举而作,书名中“正业”一语即指举业,因此,作者将《春秋》经文中不宜用来命题的文字尽行删去,所以又称为“删本”;至于“传”这部分,其内容则

  • 同人传

    四卷。清陈祥裔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祥裔著有《蜀都碎事》。本书采自秦汉至元明,凡同姓名者编辑成册。书末又附父子同名字者数人。采摭颇详,取舍亦十分慎重。如《太平广记》中,再生之王翰,与唐朝诗人之王翰相同。

  • 书传大全

    十卷。明胡广(详见《周易大全》)等奉敕撰。元代科举,习《尚书》者用蔡沈《书集传》,兼用古传疏。明太祖洪武年间,敕令刘三吾等人修《书传会选》。书成,颁行天下。其书于蔡传驳正者66条,是洪武中尚不独宗蔡《

  • 苏沈内翰良方

    见《苏沈良方》。

  • 河防疏略

    二十卷。清朱之锡撰。朱之锡(1623-1664),字孟九,号梅麓,浙江义乌人。顺治进士,历任过编修、宏文院学士、吏部右侍郎等职。顺治末任河道总督,塞黄河山阳决口,开董家口淤沙。上治河十事条陈,得允准实

  • 鲁史榷

    二卷。清杨兆鋆撰。兆鋆字诚之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幼而好学,年十三学完《十三经》,次年肄业上海广方言馆。从休宁吴世荣、南海冯峻光、吴川陈兰彬三先生治群经,尤殚力于《左传》,著有《须曼精庐文稿》若干卷

  • 楚辞

    七卷。战国屈原(约前340约前278)撰。屈原,名平,字原,又自称名正则,字灵均,战国时楚人,楚国贵族,伟大爱国诗人。在怀王时,曾任三闾大夫、左徒。学识渊博,为人忠贞耿直,主张彰明法度,举贤授能,联齐

  • 医林大观书目

    不分卷。清改师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改师立,字莲洲,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。监生,供职于太医院,曾参与纂辑《医宗金鉴》。在此书自序中作者称,乾隆四年时开馆编修医书,汇集了官府所藏秘籍及购自书肆的医书几千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