㛒
【源】 非汉族姓(17)。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。【变】 一作(17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字汇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古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姓氏。” 望出代郡。
【源】 非汉族姓(17)。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。【变】 一作(17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字汇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古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姓氏。” 望出代郡。
读音:Cān【音】 又音餐(Cān)(91)。【源】①系自董姓。古帝颛顼之裔、陆终第二子参胡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2,60)。一说,祝融之后惠连封于参胡,因氏,见《广韵》(17,80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
读音:Yǐlá/Ira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疑即答鲁乃蛮氏(33)。亦剌(ira)为元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,如,南台中丞亦剌里,忙兀台之子亦剌出(399)。疑“亦剌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考。
读音:Gǔn/Goen,Gwu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或为衮氏所改(91)。苗族亦有此姓。【布】广西融水(393)、贵州黎平(358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Zhūtí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chì sì回纥葛逻禄有三族,二曰炽俟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Púyāt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又作蒲押陁。宋有蒲押陀·黎、蒲押陀·罗歇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Jùn【音】 又音俊(Jùn)(73)。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浚,春秋时卫邑,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,或以邑为氏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
读音:bài败崇美为晋守泽潞州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Lètuō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景颇支系,汉姓为徐、童(166),亦作〔勒陀〕、〔勒通〕(167)。景颇族姓氏。属景颇支系,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汉姓为董、徐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
读音:Lā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由蒙古人名改成(62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内蒙古伊克昭盟扎萨克旗有此姓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