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一那蔞

一那蔞

读音:Yī'nālóu

【音】 蒌亦音闾(Lǘ)(9)。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2)。一那蒌氏本辽东鲜卑部落,与燕同时兴起,后由燕归魏(7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蒌氏(7,60,70)。一说改为娄氏(7,9,17)。②亦作〔一那娄〕(9,17)、〔一郍蒌〕(7,70)、〔乙那蒌〕(60,70)、〔乙那娄〕(12,21,27)、〔乙那楼〕(70)、(壹那蒌)(60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予收载,后改为蒌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注“壹那蒌”亦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壹,或作一、乙; 蒌,一作娄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蒌,也作 ‘楼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那蒌

    读音:nā lóu后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读音:Chéng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于古籍。(按: 塍,田埂,或指此为姓?)

  • 力木門

    读音:Lìmùmén独龙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独龙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簡馬

    读音:Jiǎnmǎ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乙干

    读音:yǐ gān【源】 代北姓。北魏献文帝之弟姓乙干氏(6,60),或即乙旃之异译,见陈毅《官氏志疏证》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乙千〕(62)、〔乙于〕(17,62),皆误。【布】 唐时在今内蒙古武

  • 厙傉官

    读音:Shèrǔguā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厍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shèruòguān。一作“库傉官”。

  • 萬紐于

    读音:Wànniǔy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单姓“于”。或作“万纽于”。

  • 鼐奇特

    读音:Nài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鍾離

    读音:Zhōnglí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宋桓公曾孙伯宗仕晋,生州犁,州犁奔楚,食采钟离(故城在今安徽凤阳东北20里),因氏(7,12,17,60)。②系自嬴姓,与秦同祖,其后因封为氏,见《世本》(3,

  • 读音:xī【综】 或由皙姓所改(91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初见於 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