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uò

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胙侯(胙,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北35里)之后,子孙避地改为作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之后有作氏(17)。③周公子祭伯为周畿内姬姓祭国(故城在今河南郑州东北)始君,亦称祭公,其后有作氏, 见《路史》(60)。【望】 涿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屏东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作显,汉时涿郡太守(1,6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阳泉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周公之子胙侯,子孙因避地改为作氏。”本胙氏,以国为氏,后改为作氏,系出姬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祭公后有作氏。”

汉代有作显,涿郡太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撒

    读音:Wēnsā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色〕(24)。《中华姓府》作〔温拨〕(63),误。【人】 温撒可喜,金贞祐四年延州刺史(71)。一作斡色克实(24)。温

  • 读音:Wàng【综】 帍音望。据《癸辛杂识》载,帍令史,元时河间人(21)。

  • 葉大夫

    读音:Shèdàfū【源】 系自姬姓(5,63)。春秋时魏国之后有叶大夫氏(8,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源于魏姓,魏后有叶大夫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yèdàfū

  • 阿魯克處

    读音:E-lǔkèchù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铁布之妻为阿鲁克处氏(260)。又,清镶黄旗蒙古护军班迪之妻为阿尔格绰氏(260)。〔阿尔格绰〕似即阿鲁克处之异译。

  • 濤依

    读音:Tāoyī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领催伊克坦布之妻为涛依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hūn战国郑大夫浑罕之子宽,别为浑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出自匈奴浑邪王,随拓拔氏徙河南,因以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吐谷浑氏后改为浑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▲<唐>浑

  • 宫孙

    读音:gōng sūn《汉书·艺文志》:宫孙子十八篇。颜师古注:“宫孙,姓也。”

  • 读音:dān古郸国,即亳之鹿邑。《汉功臣表》中周应封郸侯,即其地,后因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sì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嗣君复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2,15,17)。②宋初以庙讳改胤氏为嗣氏(17,60)。【望】 汲郡(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

  • 名悉

    读音:Míngx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。其注称:“唐有名悉腊,宋有名悉俄。”未祥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