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Shù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温县(284)、洛宁(294)、巩县(301)、江苏高淳(305)、镇江(62)、四川茂县(62)、山东沂水(33
读音:wǎng【源】 或以枉渚(一名琵琶洲,在今甘肃两当南30里)、枉人山(一名善化山,在今河南浚县西北25里)为氏(60,62)。又,湖南沅江支流有枉水,或以水名为氏(91),亦见《姓解》(9)。【
读音:Yáo【源】 皋陶王于曲阜,是为偃姓。六、蓼皆偃姓之国,其后有谣氏(5,62)。皋陶即咎繇,故称谣氏出咎繇也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繇(60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
读音:Ró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,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万姓统谱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álánnàimàn元代蒙古族姓氏,本为部族名,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布哈特穆尔即姓此氏。
读音:chén liú陈留,姬姓国,因以为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zǐ sì郑穆公騑字子驷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hào【音】 浩氏有Hào、Gào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浩(Gào)姓。【源】 出自六国时浩生不害之后(7)。【望】 安定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义乌(277)、台湾彰化(64)、北京等地
读音:C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。围场等地公安局提供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ó【源】 ①春秋时纪大夫裂繻,字子帛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宋人帛产之后(7,11)。③汉时西域龟兹国有帛姓(78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帛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