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ù

【源】 晋末苻秦(即前秦)(17)、姚秦(即后秦)(60)等均有俱氏。当为俱罗氏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颍川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阳城(309)、汾阳(278)、陕西(92)、四川重庆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俱石子,晋末苻秦(前秦)卫将军、濮阳公(17,21)。俱日吉,清康熙己亥年武举人(24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姚秦时有俱姓,当为俱罗氏所改。望出颍川。”

南凉有俱起延,镇北将军 (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“俱延”); 唐代有俱文珍,宦者,江州监军; 又有俱康辟,国学博士; 清代有俱日吉,康熙己亥武举人。

《姓氏词典》 音jù,不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nì【音】 亦音Nèi(86)。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,25)及《广韵》(11,239)。【望】 平原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

  • 申鮮

    读音:Shēnxiǎ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申鲜虞避齐庄公之难,奔楚为右尹,食采于申,其子孙以申鲜为氏(7,17,62)。【人】 申鲜洫,汉时中谒者(6,7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布讓

    读音:Bùràng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,分裂为四。其一在今之后藏,即阿里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三: 孟域、象雄、布让。布让氏当以部为氏。见 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读音:tǎ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、河北、吉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塔新策,清时贵州总兵,汉族人(23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

  • 读音:Zu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有此姓(66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áng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

  • 读音:jūn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尧之师君畴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 ②汉时西域莎车国有君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君牙,周时大司徒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

  • 喀爾喀

    读音:Kāěrkā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于元末时喀尔喀万户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喀尔喀为蒙古六万户之一,共12部,其中内喀尔喀五部,外喀尔喀七部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为

  • 常壽

    读音:Chángshò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仲雍(即虞仲)之后有常寿氏(12,15,17,60)。②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(6,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人】 常寿邦,春秋时宋

  • 喬佳

    读音:Qiáojiā【综】 清驻防黑龙江正黄旗中有乔佳氏(72)。乔佳德兴阿,清满洲正黄旗人,咸丰中都统(43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