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īngsūn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7,9,17,60)。经氏之孙,因以为氏(60)。古人姓称孙者皆系某人之孙,因以为氏。如鲁公子驱,字子臧,而其后为臧孙氏;卫王孙贾之后有贾孙氏;宋公子督,字华父
读音:Bǔ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龙口、广东之高要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龙口等地公安局提供。或音bù,当是以地名为姓。黄埔、大埔等均在广东。
读音:Hétuō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前锋锁南之妻为和托氏(260)。又,清镶蓝旗蒙古马甲长宁之妻为何托氏(260),〔何托〕似即和托之异译。
读音:liù【音】 亦音Liù(75,77,91)。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皋陶之后封于六(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,或舒城东南60里),后灭于楚,子孙遂以国为氏(4,12,15,60)。 ②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
读音:Yùn【源】 ①系自风姓。太昊之裔封于郓(故城在今山东郓城东16里),春秋时为鲁国附庸,其后子孙以国为氏(9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大夫食采于郓,后以为氏(7,9,12,15,17)。【望
读音:Chèěrjìdá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》译作“察里吉歹”。
读音:Bǎsūn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把孙氏(259)。
读音:yō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三子雍伯之后有邕氏、雕氏(8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与‘雍’同。《集韵》:雍,地名;又,姓。古作‘邕’。”参见 “雍”条
读音:Lù【综】 颛顼帝之师有录图,见《正字通》(62)。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郑州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河北之尚义、山西之太原、甘肃之永登、湖南之益阳、四川之成都、广东
读音:Wòluò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锡鄂〕(24,63)。【人】 卧落绍昌,夏时武功大夫(24,63)。